第2069页

小陈却没给领导们拒绝的机会,道:“先以这1亿美元为底数的话,我想20亿元本币的头寸是很合理的,利息在5以下可能比较有诚意。”

“不行不行。”任厂长忍不住了,道:“现在的普通存款利息都要14了,怎么能借5的贷款出来。”

90年代是中国通货膨胀极严重的年份。

1990年的五年期存款利率是1368,就是半年期的定期都有774的利息。

相比之下,30年后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5,就是不保本的理财产品,预期利率都少有达到7的。企业经营性贷款的利率通常在8到12之间,小贷和银行分期的利率到了18已令人高呼危险,公积金贷款的利率在则只有4左右,低的只有3的样子。

而在1990年,正常的银行贷款利率就是1926,与小陈提出的5的利息,相差15个百分点,20亿一年就差3亿元。

杨锐之前借出的18亿美元,令多个银行颇为不安,也是这样的原因。

钱贬值的太快了,银行操作起来也很为难。

如今的活期利息最高都要1134,可谓是系统性钱荒了。

小陈却知道银行对外汇的渴望,1亿美元丢给中行,他们用来做准备金的话,不知道能拿到多少亿的本币,由此带来的好处何止是利息。

他先是看向杨锐,道:“您看这样如何,美元存在银行,银行放出长期性的低息贷款,用来经营和扩张。”

这其实是现代企业常用的方式,包括世界最大的通用都是如此。

杨锐已经很满意了,立即道:“就由你来决定好了。贷款多一些也好,能多做一点事。恩,后续的利润也这么搞吗?”

小陈笑两声,再看向领导们,道:“我觉得后续利润也这么搞比较好,要不然,就之后再谈。”

任行长立即就屈服了。

他甚至来不及抱怨小陈的“吃力扒外”,就上前,道:“杨教授,那咱们就说定了,以后,咱们就是绑在一根棍子上的蚂蚱了,你们的西地那非可要好好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