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4页

尤其是在80年代,一窝警察坐着公交车去抓匪徒,根本不是笑料是现实来着。

每逢大案要案的时候,各单位要协调的第一件事就是弄车,这是既欠人情又难为人的事,遇到倒霉的时候,死活弄不来车,更是要扯来一堆麻烦。

这种糟心事,再过个十年,在分局一层才稍稍缓解,但下面的派出所之类的,依旧困难重重。

当然,最困难的时间,还是现在。

早十年私人是没车的,单位的车不光数量少,没有点关系的加油都困难,二王流窜全国的时候,手里提的是冲锋枪,兜里揣的是手榴弹,胯下却难得有车的时候。

再晚十年,车更多了,车也便宜了,借也好借,凑钱买也总有办法。

最惨就是现在,一辆小车总得十万元左右的开支。等于一个派出所全部民警三五年的薪水开支,平时使用的经费凑凑还能出来,一股脑的拿10万元对公安单位可是巨大的压力。

杨锐一口气捐出四辆车,在南方都很少见,北京的郊区分局就更稀罕了。

大家最喜欢的就是二话不说,用蛋糕不用画饼的人了。

有胆大的干警,已经大声喊了起来:“杨教授您放心,方圆50里,敢有外国老鼠进来,我们都给它碾死了。”

众人哄堂大笑,欢快如鲁迅所言:娘希匹的爽!

第1491章 抗议

杨锐矜持的笑着,他太熟悉这群可爱的干警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时代,他就很注意与辖区内的派出所建立关系。

遗传工程实验室更不用说了,这家伙天生就是一个大火药桶,谁来点个烟都有可能炸起来,别说是四辆小车了,再捐多一点都不在话下。

当然,这也就是杨锐手底下丰裕,换成别的实验室负责人,等闲是没有这么大方的。好几十万元的经费呢,哪能说送就送的,换个思路说,他就是不送,分局一级的干警,也不会不管事的。

说到底,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原本就是重点单位,别说是出事了,就是风险暴露的多了都不合适,杨锐要是向上一级单位投诉的话,许多人更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