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9页

从留美幼童回国,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开始,中国就在科学之路上狂奔起来了。

刚开始学走的国家,免不了跌跌撞撞,但是,它终究是奔跑了起来的。

到了80年代,青年期的新中国,它的奔跑速度,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

所谓的基建狂魔,所需要的上千万的工程人员,上亿的建筑工人,也是一点一点的积攒出来的。

被占领的学术期刊,一篇篇的学术论文,也是学者们一点点的拼搏出来的。

王良才现在的心虚,只能说是时代带来的局限。

但是,他已经开始有一点点的后悔了。

杨锐既然如此确信的话,王良才觉得,这篇小文章,应该真的能在jc上发表了。

再小的文章,发表在影响因子40的期刊上,那都是一样的。

王良才不禁想,要是自己刚才没那么随意的话,现在是不是能独享第一作者呢?

再要将论文的撰写权要回来,王良才也有些不好意思。只能默默安慰自己,并列第一作者在评职称的时候是差不多的,差不多的……

其实,怎么会差不多呢,一个单独作者的jc论文,足够一名小年轻破格提拔副教授了。

当然,对教授来说是没有直接的影响了,可是依然,少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啊。

直到第二天早上,王良才依旧沉浸在巨大的损失中。

尽管他也知道,论文得是经过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发表出去的,才有jc的价值。奈何压抑不住的伤心,就如滔滔江水,滚滚而下,无可阻挡。

“王教授,正找你呢。”许正平喊了一声,叫住了要往里走的王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