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3页

格兰公司原本就不是一家多么大规模的公司,蜂拥而至的订单,瞬间将他们的产能给挤干了,拿着钱提不到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没有杨锐的帮忙,斯德哥尔摩的cr实验室是不会这么快扩建的。

而这一次的扩建,也不是为了给斯德哥尔摩警察局帮忙。

休斯顿等人参与cr实验室的筹建,是为了拥有自己的实验室,或者说,是为了利用cr实验室的设备、材料和经费,进行一系列的科研实验,并不是为了给斯德哥尔摩警察局打工的。

要是正常的合作项目,就应该是休斯顿等人完成斯德哥尔摩警局的既定任务之后,自由的使用实验室的设备和材料,并瓜分来自各方的经费。

然而,黄金时刻的概念,既让杨锐的大名远播,又顺便坑了休斯顿等人一茬。

现如今,全瑞典人都知道用cr仪破案越早越好,以至于实验室里的cr仪全部满负荷运转,别说休斯顿等人抽不出机器来做自己的实验,就是能抽得出来,舆论压力也是他们需要考虑的。

甚至就连杨锐现在提供的仪器,休斯顿等人也不敢据为己有,只能是做一些相对扩展性的实验,将警察的办案需求外延,顺便写几篇论文而已。

杨锐倒是比较理解他们,笑一笑,就略过了尴尬的部分,道:“其实本来还可以再早一点的,但格兰公司投产了新的型号,我觉得不错,就让他们送了新型号过来。”

“更新的型号?改变了什么?”休斯顿立即激动起来。

“自动化程度加大了。”杨锐道:“我考虑到咱们能用的人手已经不多了,再送多几台cr过来,也要照看不住了,相信其他实验室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自动化程度高一点的话,能节省些人力。”

休斯顿愣了一下,道:“是机械自动化吗?”

“都有吧。”杨锐呵呵的笑两声,并不准备多做解释,说话很累来着。

要说后世的cr仪,有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甚至纯自动化的都有,设备联动的也很常见。

但在86年的环境下,自动化就很简易了,只能相对节省人力而已。

不过,自动化的真正困难不在于机械问题,而在于cr的操作过程本身。

休斯顿不明所以的表达着开心的心情,像是懵懂的金毛一样。

瑞典是个缺乏人力资源的国家,大学里的研究员同样匮乏,他们与斯德哥尔摩警局合作的项目,已经拥有了三名教授和四名讲师或助教,再加上四名来帮忙的学生,人数已然超标,是很难继续扩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