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页

会进入某个领域开展研究,除了兴趣爱好和个人志趣之外,很多时候也是有运气因素的。

总算起来总共就是两年左右的时间,瑞典的一所大学里有三名教授愿意跟随着杨锐开创的领域,继续研究,已经不能说是弱小了。

也就是cr的发展足够快,吸引力足够强,才会这样子。

就此方面来推演的话,杨锐倒是真得帮他们一把。

这就好像一个宗教在国外开分基地一样,好不容易有几个虔诚的信徒了,弄不好还是有神职的,帮他们就是帮自己啊。

或者再从另一个方面看,杨锐就好像是某生产厂家,在场的三名教授,就好像是瑞典的分销商,在产品还没有铺开之初,厂家理所当然的应该给对方一些支持的,就是让对方多得一些好处,似乎也是没问题的。

杨锐这么考虑着,脸上已经是挂上了笑容,道:“没想到在瑞典还能遇到几位知己。”

“我们确实对杨锐先生开发的cr,深感赞同……”休斯顿看杨锐的表情,也是松了一口气。

作为世界科技交流中心的斯德哥尔摩,休斯顿教授见过的专家学者是很多的,这些人通常分成两类,一种是不通人情冷酷到底的,另一类是容易交谈但不容易了解的,但不管是哪一类,他们都是倾向于与赞同自己理论的人交谈。

休斯顿采取的就是这样的策略,他们拿出自己撰写的关于cr的论文给杨锐看,就是这样的目的,但是,对于二十几岁的杨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还真是没底儿。

如果杨锐不愿意将cr实验室的筹建交给他们,那休斯顿等人也就只能无功而返了,因此受些奚落,想来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筹划可能失败——cr实验室可是一个实验室呢,而且肯定会有市政府和警方的拨款,经费总归是少不了的,对于休斯顿他们这样的教授来说,这可是超强的诱惑,反而对于外国人的杨锐,没有什么鸟用,他还能天天坐飞机来瑞典玩实验室吗?

休斯顿一直在考虑此事,也在想要不要向杨锐阐述他的想法。

这个时候,杨锐自己已经是想通了,道:“你们想怎么建这个cr实验室?或者说,斯德哥尔摩方面,是想要一个什么样的cr实验室?”

他看看休斯顿,又看看舍伍德局长,也是判断两人是否有什么想法。

舍伍德放下了酒杯,道:“我们警方的想法,是要最好的cr实验室,更高的效率,更准确的鉴定方式,还有可监督和重复的体制。另外,尽可能的快的建设起来,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