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页

杨锐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讲义,再道:“我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但这方面的内容,并不是我今天想讲的,我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我将之命名为动态质量重测法。这种方式,是我闲暇的时候考虑出来的,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很有用,目前来看,最恰当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分析人类原代细胞内,g蛋白偶联受体的药物效应。”

“药物效应”这个词一出,整整齐齐的大方块,顿时如同波浪似的,左右起伏起来。

那是研究员们交头接耳的动作。

……

第1286章 一个纯粹的人

尼森佝偻着腰,从屁股口袋里找出两张卫生纸,再掏出始终不离手边的钢笔,艰难的在上面写下几个词。

“药物效应”和“原代细胞”被尼森写在最上方,然后才是动态质量重测法。

尼森今天原本是没有准备做笔记的,他在阿斯特拉公司做了十五年,此前则是挪威好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属于功成名就后,才出来到产业界赚钱的一类人。

因为其本人对基础生物学界的熟悉,尼森对于大部分的生物学家都不屑一顾,会参与今天的讲座,只是因为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参与了。作为在瑞典工作的挪威人,尼森并不想显的特立独行,不管理由是什么。

如今看来,尼森觉得自己是来对了。

唯一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带来合适的笔记本。

他看看左右,两边的人都带着不薄的笔记本,正在低头做着笔记,他们的笔速很快,字迹潦草,但几乎将杨锐说的话,都给写了下来。

尼森有点羡慕。

他觉得大家今天是走了运,出身于中国的杨锐,显然没有给予自己的学识以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他将这么重要的东西,平白无故的说了出来。

人体细胞的药物效应,可是制药公司拼死也想研究出来的课题啊。

药物究竟在人体内如何变化,或者所谓的药动力学,不知道难死了多少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