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8页

杨锐笑了笑,说:“当然,我们一直尝试着加强各方面的力量,包括牛视紫红质蛋白的生产,仍然没有到躺在功劳簿上的时候。”

“仍然没有……”满海险些咬到舌头,他很想问,装了15个冰箱的牛视紫红质蛋白都不够,他想要多少个。不过,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核心问题,满海强忍着自己的好奇,继续更重要的问题,道:“这样的话,离子通道实验室应该还需要更多辅助实验人员吧。”

“当然,新吸纳了10名学生以后,我们才有了现在的科研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多人。”大家都不说陶学林的加入,而只谈学生们的加入,虽然有点掩耳盗铃,总归是脸面上好看些。

陶学林也是轻轻咳嗽一声,寻找着同盟军,道:“我们的研究进展很顺利,即使再多一两倍的人手,也没有问题。”

“我这边有6个学生,我觉得可以放在离子通道实验室。”迫不及待的声音传来,却不是充分准备的满海教授,而是最早说话的冯俊明教授。

冯俊明是国外归国的硕士生,在86年的当下,有留学硕士的头衔,晋升是非常快的,也因为晋升太快,冯俊明硕士手底下并没有积攒太多的资源,这让他做起决定来,也没有那么艰难了。

唯有满海目瞪口呆,眼角都要被瞪大的眼睛撕裂了:卖身要不要卖的这么紧俏啊?卖身是不是还要卖身票才行啊?

三秒钟的思考后,满海决定不再等下去了,重筹下注道:“我想加入离子通道实验室。杨主任,我现在是硕士生导师,带着8个研究生,4个本科生,应该能帮得上你的忙。”

这又是石破惊天的一句话了。

虽然说的还算委婉,但是,满海可是当着杨锐的面,直接投靠杨锐,连一点幌子都不要了。

包括蔡教授,都有些吃惊的看向满海。

他也没料到,原本是来看看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情况,再请学术委员会的成员,重新分配一下课时和科研资源,结果参观还没结束,两名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已经决定卖身了。

在场的许多教授,脑海中都升起一个问题:就为了g蛋白偶联受体?值当吗?

烈烈王旗迎风招展,睥睨众生!

第1214章 对接

随着满海教授和冯俊明教授加入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还有近20名学生,以及更多更多的仪器和试剂涌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