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2页

孙经理只当杨锐不愿意帮忙,又被他堵的难受,自嘲的喝了一口酒,道:“杨主任,华锐也生产不出这么多的氟哌酸,何不让我们分一口汤喝?”

“华锐在扩产了。”杨锐总算露了一点不算消息的消息给孙经理。

孙经理呆了一下,问:“扩产多少?”

“日产两到三万瓶。”杨锐没有说最终目标是五万瓶,但就这个数字,已经让孙经理吓了一跳了。

“这样子下来,我们撑不了几个月了。”

杨锐蒙头吃肉,只当没听到。

孙经理说:“杨主任,我想您转告华锐制药厂一句话。”

“哦?”杨锐停下了筷子。

“如果我们并州制药厂被北河制药厂吃掉的话,他们的胃口可比我们大的多。”

“嗯?”

“到时候,就是北河制药厂说了算了,他们有钱有人有背景,肯定不止要划江而治的。”

“凭什么呀。”杨锐不信道:“一个北河制药厂,能管得了长江以北的药品销售?”

孙经理道:“那不至于,但北河制药厂的上层关系好,他们说不定直接指示华锐收缩呢?据我所知,华锐能不能在国内卖药,尚在两可间吧。”

中国在80年代的招商引资,并不像是人们想的那样来者不拒,相反,国内政府总是有一些奇怪的要求,对内和对外销售就是经常被提及的。像是可口可乐,就因为对国内的销量太大,而被叫停了。

这个时期,中国更愿意在中国投资的外国工厂,继续赚取外汇,而非冲击国内市场。

华锐和河东省的关系不错,受到的限制也不多,但是,现如今的合同是没有领导一句话顶用的,杨锐也不禁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