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9页

除了谷强之外的其他几个人就没那么利落了,最慢的要做三四十分钟,精力耗费的也多,一天做不了多少例。

不过,总的进度还是不错的,七八个人边做边学,速度也是渐渐加快的,这原本就是一个熟练性的工作,以前的时候,研究员接触不到多少胚胎移植的实验,自然是做的极慢,手生导致机会更少,只有谷强这样的实验天才,才会越做越熟练,越做越多。

现在有了大量的素材,哪怕开始做的成功率有点低,后面还是渐渐起来了。

这稍微有些出乎杨锐的意料,但他也没什么意见。

总得给研究员练手的机会,大家之所以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壮大而兴高采烈,也就是因为越好的实验室,有越多的机会,包括利益上的,也包括实践上的。

要是普通的实验室,好不容易弄一两个牛的胚胎来做分割,自然只有谷强这样的选手才有上手的资格,就是一个月前的遗传工程实验室,也是如此。

但就目前,遗传工程实验室的第一批实验,已经是一口气要分割差不多2000个胚胎,谷强累死了也完成不了,那不给愿意做的研究员机会也不可能。

事实上,在场的不光有遗传工程实验室的研究员,还有中牧派来的兽医研究所的研究员,杨锐基本是敞开了大门,让他们享受实验材料——当然,顺便做出的成果,是属于遗传工程实验室的。

姜志军见到这样的场景,不禁有些着急。

趁着一个空挡,姜志军就来到杨锐身边,道:“杨主任,您这可不公平,我们派来的技术员还没学到啥呢,您就开始直接教中牧的人了?”

“你们的人基础都没学好呢,想做胚胎分割也不行。”杨锐解释的很不用心。

姜志军气道:“这样也不行啊,到时候中牧的人都学会了,我们还玩什么?”

“你们是做技术服务公司,但也不是只能做技术服务。再说了,他们只是学会了操作,手里没有材料,也是白搭。”

姜志军不明所以的问:“材料?什么材料?”

“超数排卵用的外源激素,胚胎分割用的试剂,冷冻的时候用的平衡液,解冻的时候用的解冻液。”杨锐随便数了几个,道:“现在能提供这些材料的,基本只有我们,中牧光学了点皮毛,没有几年的用心研究,学不会这些东西的。”

就国内目前的环境,专利壁垒是没有用的,技术壁垒也不能靠人,真正可供依靠的门槛,仍然是平衡液、冷冻液这样的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