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页

窗帘闭合的瞬间,杨锐明显的感觉到,他的英语老师是松了一口气。

“就和我们以前一样,你教我英语,累了就休息好了。”杨锐给景语兰倒了一杯热茶,再将剩下的鹅肉放进冰箱里。

凉过的鹅肉另有吃法,也是相当不错的。总的来说,好吃的东西,永远是不会浪费的。

不过,现在并不是关心美食的时间。

杨锐回到景语兰身边,心情已从激动,恢复到了镇静——只是镇定了下来而已,但已足够杨锐正常的思考问题了。

“我继续做课题,然后,你喝点茶,休息一会好了。”杨锐将笔记本拿了出来,就真的坐在茶几前,忙碌了起来。

景语兰虽然没有回答他接连几句问话,却是渐渐的轻松下来。

杨锐则渐渐的陷入了沉思。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核心是发展计划,而计划是必须要有前瞻性的。另一方面,前瞻性太强而现实性不足的项目,又难以存活。

中国并不是一个科研资源充沛的国家,事实上,地球上就没有哪个国家的科研资源充沛到,能同时兼顾前瞻性和现实性。

因此,如果要设计一个公共开支计划的话,连续性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将此要求翻译的简单一些说,最好的计划,就是又有发展计划,又能立即看到成效,并且,随着资源的投入和时间的延续,能有较好的成长性。

当然,如此完美的计划,通常是不存在的,于是,设计者的工作,就需要决定究竟偏向于哪个方向了。

只考虑三个月以内能发挥作用的科研项目,自然不行的,可要是三十年后才发挥作用,中国恐怕也等不起。

再考虑到科学价值,以及负责实际操作的中国生物界的科研水平,留给杨锐的选择,真心不多。

杨锐将原版的863计划拿出来,修修改改,又改改修修。

要想见到乔公,就要说服朱院士采纳自己的方案,而要朱院士采纳杨锐的方案,这份方案,就必须非常惊艳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