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页

转眼间,张锋就从中青年科学家,变成了中老年科学家,可他的实验室,却是始终都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愿建起来。

问题不仅仅在于经费,还在于年轻一代的补充。

一间运行良好的实验室,可以只有一名高端学者,但是,必须有两三名中端的头犬,以及多名科研汪,才能健全的生存下去。

这里面,科研汪都是不重要的,因为科研汪的存在价值,在于节省中高端学者的时间,若是没有,最多也就是影响实验进度,而非实验室的生存。

但中端的头犬和有经验的科研员就很重要了,它们的人数,就决定了实验室的规模。

张锋的实验室,自70年代末建起,就不停的在扩张,这原本也是他的希望所在。

然而,随着82年的下海潮的来临,地处南京的南农,却成了下海重灾区。

久经训练的研究员离职,让张锋距离梦想越来越远。

老年人也是有梦想的。

张锋仰起头,看着简陋而功能齐全的遮雨棚,若有所思。

第1004章 好大喜功

“哎,牛肉留点啊,还有没有剩下的?”王镭从实验室狂奔而出,没到食堂就先嚷嚷了起来。

许正平捂住脸,很是不好意思。

食堂的大师傅却很习惯了,弯腰捞出一个小铁盆,道:“别急别急,给你留着呢。”

王镭立即就是一脸的眉开眼笑,高兴的道:“我就知道您对我最好了,哎,刚做实验的时候,我心里就想呢……”

“你昨天给我说了,我今天就多做了你一份,不会不够。”大师傅笑眯眯的将一小盆的肥牛肉倒入王镭的搪瓷缸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