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页

“我叫您杨研吧,杨研究员简称杨研,我们农场里,做技术的就叫某技,开车的就叫某把事,搞机械的就叫某师傅,您是研究员,我就叫您杨研了。”焦场长为了这个名字,费了八百万个脑细胞。

杨锐无所谓,笑道:“都行。”

“成,杨研,我对您闻名已久,也是我们厂的性质。”

“哦?”

“我们厂其实是中牧总公司下属的农场,我呢,主要负责管理北京这边的农场。”

“哎呦,您是大场长,失敬失敬。”杨锐顺手和对方再碰一杯,道:“您这种我知道,我大舅在的西堡肉联厂就是这样,一个总厂下面好些个分厂,总厂的就牛的不行,分厂的就差一点……”

互相捧着总是让人高兴的,焦场长笑一笑,道:“我也是分场的,就是分场下面还有分场,有的分场的分场下面还有分场,没办法,农地比较分散,管理起来就比较复杂。”

“国有农场听说是不太好管的。”

“是呀,都说机械化生产了,但开机械的还是人嘛,尤其是现在的农资价格越来越高,我们生产起来也是有困难的。”焦场长话锋一转,又道:“不过,最难的不是种地,是牧业。”

“哦?”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焦场长念了一句顺口溜,道:“搞牧业,第一怕的是疫病,牲口只要得了传染病,那就是纯损失,去年就是这样,一场胸膜肺炎下来,工人都抱着牛哭。”

杨锐默默点头。

“疫病之后,就是繁殖的问题了。”焦场长顿了一下,看看杨锐,道:“您是搞生物的,应该知道,牛的生育能力是比较低的,一只母牛,一辈子也就能产三四次牛犊,不仅产量低,选择性也比较差。我们现在一直在弄牛的品种改良,收效甚微啊。”

“品种改良一向是比较慢的。”杨锐知道焦场长不会白说这些的,所以就以听为主,间中插两句话而已。

焦场长沉重点头,道:“用传统的办法,的确比较慢,不过,我们了解到,国外现在都在用胚胎移植了?”

杨锐脑海中迅速的将相关的信息过滤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