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页

他双手递了一张名片给杨锐。

其实不是他忘记了,而是因为《京华早报》的名气小,规模小,他做自我介绍,只会让人家看低自己,不如不说。如果是《人民日报》这样的大报,王博早就把牌子挂胸前了,有这样的背景采访,甚至不用去找采访对象,请采访对象到自家报社来都行。

杨锐放下筷子,结果名片看了一下,收入自己的钱包,道:“我觉得,你刚才说的问题,两边不靠。”

一看杨锐似乎是回答了问题,等于是接受了采访,王博一下子兴奋起来,道:“您所指的两边不靠是什么意思?”

“你不如说这个爆肚……”杨锐再用筷子指指桌面。

王博眼睛都绿了:“还说爆肚啊。”

“我是举个例子。”

“是,您举。”王博没办法,干脆也夹一块牛百叶,咔嚓咔嚓的嚼。

“你知道爆肚为什么在北京城才有?”杨锐问。

“为什么?”王博乖乖的配合。

“因为爆肚这个食物,在诞生之初,它就是不上不下,两边不靠的。”

“哦?”

“首先,爆肚不便宜,过去也不便宜,现在一样不便宜。再者,爆肚助消化,虽然不至于说越吃越饿,但要吃不少,才能填饱肚子,所以,穷人他吃不起也不愿意吃。”杨锐将一盘肚仁清空,继续道:“富人呢,也不愿意吃爆肚,因为它是下水,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说,爆肚它两不靠,既不是穷人的食物,也不是富人的。”

王博不明所以的看着杨锐。

“我说你的问题两边不靠,是因为官僚和监管,都不是律博定的核心。”杨锐顿了顿,又着重道:“京西制药总厂,它其实也是两边不靠。”

“嗯?”王博这下子才来了兴趣。

“官僚是政界的事,监管是商界的事。而律博定,它其实是学术界的事。”杨锐撇撇嘴,道:“你们报纸上说的话,都是些大众论点,但大众论点,能解决学术问题吗?就比如王编辑您,您懂什么叫抗心律理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