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页

而在对杨锐说完了这些话以后,茅市长也没有等待杨锐回应的意思,向后面示意一下,说道:“请工人代表们进来吧。”

他是想造成既成事实了。

杨锐一下子醒悟过来,如果他的意志不够坚定的话,或许,就会在工人们出现以后,变的软弱吧。

毕竟,面对面的交流与隔空放炮毕竟是不一样的。

人与人的交流,在不见面的时候,是最理智也是最不理智的,写信的时候,打电话的时候,往往能说出面对面无法说出,或者说不出的话。所以,古代的大臣,才千方百计的期望见到皇帝,以获得面对面的优势。

当三名京西制药总厂的工人出现在茅市长面前的时候,后者双拳在兜里紧握,心想:妥了。

三名京西制药总厂的工人,是传统的工人打扮,不甚干净又基本干净的衣服,不甚干净又基本干净的脸,不甚干净又基本干净的手,是他们给人的主要印象。

三名工人的年龄也相差较大,年轻的最多30岁的样子,双手粗糙,脸大且黑。年老的看着有六七十岁的样子了,皮肤粗糙而松弛,但又比老农白净一些。

三个人的脸上,都有朴素而诚恳的表情。

看起来,就像是从新闻联播里走出来的一样。

这样的工人,他们诚挚的恳请,又如何不被接受呢。

“这位是杨锐杨委员,这位是我们茅市长,茅市长很关心大家的情况,今天特意过来。这位是卫生局的郑局长,还有周局长也来了……”茅市长的秘书站在人群中,向三名工人介绍在场诸人,且将杨锐放在了最前面。

三个人的目光听到杨锐的名字,果然直勾勾的盯着他,目光中再无余物。

“杨委员。杨委员……我是京西制药总厂的段长项宝山,我请求您,我求您,把我们的药给过审了吧。”三人中的老工人,双腿一颤,握住了杨锐的手。

杨锐有些尴尬的挣脱出来,道:“你叫我小杨就行了。”

“不是,还是叫杨委员合适。”老工人项宝山看看周围,道:“我今天来,就是想给各位领导说,我们京西制药总厂的车间,真的是国内一流的,我们做药的水平,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要不是这样,我们秦厂长也争取不到国外的单子。外国人到我们工厂来参观,都是翘起大拇指的,杨委员,我们做的药,真的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