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页

托拜尔斯继续道:“杨先生,不介意的话,能不能谈谈您在反向cr上的灵感,您上次说了,但我想听详细一点。”

杨锐点点头,道:“其实,主要就是湖水荡漾的波浪,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它很像是dna的环。于是,我就想,dna如果有一个环,我们让它们形成环,会怎么样……”

杨锐很有讲故事的天赋,这或许来自于他做补习老师的经验。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反过来,是他讲故事的天赋,让他成为了金牌补习老师,以至于最终创业,成立了自己的补习学校。

在杨锐看来,说服家长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之一,因为家长非常之敏感,又对教学质量、价格、安全等等方面毫不让步,可以说,家长几乎都是难缠的顾客。

比起说服家长来,餐桌上的随口聊天,随口讲故事,简单的就像是做算术题。

托拜尔斯却是眼神越来越亮。

他看过杨锐的采访,包括中文的采访和英文的采访,但面对面的聊天,更容易让他感受到杨锐说话的魅力。

托拜尔斯认为,杨锐说话的魅力,这种仿佛演讲般的感染力,有一半是来源于杨锐帅气的外表的,他就像是一名年轻的政治候选人似的,一半靠脸一半靠说。

虽然与专业的政治候选人相比,杨锐说话的水平仍显逊色,但考虑到候选人们往往经过了专业的训练,这些差距就很容易被托拜尔斯所忽略了。

毕竟,到了杨锐这个位置的学者,还要能说会道的,实在罕见。

“你是一位天生的故事人。”托拜尔斯小声说了一句。

托拜尔斯突然感觉到了无比的轻松。

达尔贝科提出的三点要求,托拜尔斯觉得,最困难的就是最后一条,完善杨锐讲故事的能力。

在托拜尔斯看来,这种能力几乎就是天生的。

而且极其难得。

会讲故事的顶级科研学者,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