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页

“一篇jc,一篇《acs化学生物学》,四篇《生物化学系统生态》,要是再算上咱们国内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sci级的期刊就有8篇了。”杨锐淡定的笑了笑,说:“垒个京观都够了。”

离子通道实验室里,除了许正平这位北大原有的副教授,杨锐先期挖到的小牛有苏先凯和范振龙,之后挖来的小牛有田兵、焦阳平和王思胜,其中最弱的田兵都是未来的杰青级别的,其他人甚至有长江学者乃至院士级的功力,稍微熟悉一下离子通道实验室,再加上杨锐的个人指导和远超普通实验室的经费,几个人都迅速的出了成绩。

8篇sci级的期刊,要是让杨锐自己去刷,最快都得两个月的时间,而且只能说是刷出了论文,很难讲影响因子有多少。

但是,5条小牛加许正平一头老牛的组合,用几个月的时间刷8篇论文就显的张弛有度了,其中发表在jc和《acs化学生物学》的论文还相当的有深度。

这样的成绩,就是在北大范围内,也是相当的难能可贵,因此,杨锐是非常有自信能要来资金和经费。

8篇sci级的论文,别说弄个b机的基站了,杨锐就是想建个20层过滤塔泡茶,北大也会考虑的。

许正平也一下子轻松下来,笑道:“那我干脆带田兵他们一起过去好了,顺便认个门。”

“好主意。”杨锐大笑。

bbbbb……同时响起的还有b机。

“有电话,我回一个。”杨锐顺势拿起b机,看了一眼上面的电话号码,拨了回去。

个人通讯时代提前一年,被杨锐实现。

第807章 一字千金

b机显示的号码是岳庭的。

接到杨锐的回电,岳庭兴奋的不行,乐道:“总算能实时联系到您了。寻呼机好用吗?您打回来的很快呀。”

“那是因为我就在实验室啊,你要是直接打电话的话,我接的更快。”杨锐隔着自己的办公室的窗户,看着四周忙碌的研究员们。

岳庭哈哈两声,自我解嘲道:“我是想试试寻呼机好不好用,下次先打你实验室的电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