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页

工人们更是没有犹豫,立即按照之前的叮嘱工作。

复工以后,尽管有人心有疑惑,但那又能怎么样,对他们来说,此时的西堡肉联厂和国医外贸,既代表老板,又代表国家,捷利康的影响力远不及其。

机器发出细密而复杂的噪音。

工序一步步的进行,流水线的生产枯燥又充满韵律,就像是蹩脚的音乐家谱写的舞曲,令人恨不得用脚堵住耳朵。

“杨锐……总工,到了最后一步了。”宁民小跑着过来通知。

杨锐被他说的一笑:“总工是什么意思?”

“我们是觉得直接叫名字不太好。”

“就直接叫名字。”杨锐说着到了最后一步的反应釜前面,观察了一下温度和压力,就从兜里掏出一个塑料包,将里面的白色粉末全部抖落其中。

“好了,继续进行了吧。”杨锐将塑料包放入另一个塑料袋里,贴身放好。

只在西堡肉联厂和西捷工厂里工作过的宁民显然没见过这种模式,诧异的问:“这就好了?”

“好了,如果顺利的话,最后的收率能提高三个百分点以上。”杨锐给出一个极保守的数字。

宁民似懂非懂的点头,然后好奇的问:“你放的是什么?”

“催化剂。”杨锐笑笑。他怎么可能说出来,这种效果的催化剂,放在他读研的时代,医药工厂没有大几百万别想买断。而在80年代,杨锐拿出来的催化剂效果更好,放在国外的话,照样能卖出百万美元。

当然,直接用于生产以后,它提高的利润更多,哪怕是3的产率,一天的产值也能上升1000美元以上,一年去掉检修之类的时间,增加三四十万美元不成问题,和杨锐最初的分红也差不多了。

做老板和拿分红的区别是如此的巨大,令杨锐也陷入了莫名的惆怅中。

宁民不明所以,只能回头继续照顾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