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页

除此以外,伊文思回去会不会真的试用他的cr仪也是很难说的事。他如果有时间,顺手做个实验,还要看他是否能体会到cr仪的价值;他如果没时间,转头给忘记了,这种事情也是再平常不过了。

第三台阶的学者,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寄送资料和论文给他。

同样的论文,杨锐寄送了几十份,如今收到回音的也就几份而已,略有希望的伊文思,说不定还是因为大会委员的原因,不得不看杨锐寄送的论文,继而才有了兴趣。

杨锐不由自主的看向伊文思的背影,再叹一声:哪怕自己确定无疑的做出了世界级的研究,竟然还这么难,也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换目四顾,满满的主厅里,却有数百名头发稀疏之人来来往往,繁盛有若赶集。

“杨锐,打起精神来,刚才那位是伊文思教授吧,能让他感兴趣,很不容易了。”张大勇年过半百,瞅着杨锐的表情,就能猜到他三分心思。

杨锐苦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间才是真的感兴趣。”

……

第599章 无题

“别灰心,他既然花了这么长时间来了解,总归是要试试的,要不然,刚才的时间不是浪费了。”张大勇教授知道杨锐的心情,拍拍他以示安慰。

在国内,张大勇教授其实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三五不时的就会有学生拿论文或者实验记录来找他,有的人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做出了惊世成就,只等着权威认可,就能一举成名天下知。有的人忐忑不安,却是凭着勇气和期待过来的,既希望得到认可,又缺乏自信……

然而,不论是哪种,大部分研究都是没什么意义的。要么是前人研究过的,要么是研究出现错误的,要么是实验不够严谨的。

这就好像用肯德基的冰块和马桶水做比较一样,外行人或许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极其神妙的实验,然而,当肯德基的冰块被放在非纯净器皿中,置于室温半个小时以后,一切比较的基础都消失了,无非又是一个自鸣得意而毫无意义的短片罢了。

张大勇教授不确定杨锐的论文是哪种形式的,但此时也只能安慰了。

就他自己的经验来说,像是杨锐这样科班出身的学生送来的文章,他至少都是会看的。

但什么时候看,就决定于当时的条件了。要是他自己实验正忙着,顾不上也是没办法。要是正好有时间,看的快些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