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页

“这里是詹姆斯律师办公室。”电话听筒的声音很大,不用贴在耳边就能听到。

“我是杨锐,詹姆斯先生的客户,我有一项专利要申请。”杨锐毫不掩饰的说了出来。

在场诸人齐刷刷的看向杨锐。

在等待英文名的香港律师接电话之前,杨锐用手按住话筒笑笑,道:“不好意思,我忘了缓冲液是可以卖钱的,先申请个专利再说,对了,进我的实验室也要签合同。”

众人对望相视,竟无言以对。

……

第478章 栽得梧桐树

杨锐签了几份传真,安排詹姆斯帮他注册缓冲液的专利。按照他和律师的合同,后者会陆续帮他在世界主要国家注册一系列的专利。

同时,杨锐又稍微整理了一番最近用过的几个试剂,找出没有记录的,也请律师注册并申请专利。

不是没有记录的试剂就一定能获得专利。

生物技术和医药行业流行专利潜水艇战术,也就是发明了新技术或新药的时候,只进行专利申请,却并不促使专利通过,等到对手或其他公司开发同样的专利,花费了巨额资金以后,自家却利用注册时间更早的优势,抢先通过专利。

这样做,多少有点损人不利己的味道,但在激烈的生物和医药世界竞争中,专利潜水艇已然是常规战术,就像是地雷似的,大型公司要花费资金避免踩中,还要埋下去等人来踩,小型生物技术和医药公司就惨了,往往花费数百万美元的经费,两三年的时间,结果陷入漫漫无期的专利诉讼当中,还不一定能赢。

这也是杨锐始终没有进入医药领域的原因之一,辅酶q10归根结底是一种生产工艺,没有太多的地雷可踩,换成一种新药的话,杨锐这样的小身板,很可能落在雷区里,一辈子都别想出来。

申请和注册专利也将花掉杨锐上万美元的费用,只算这笔费用,普通中国人也根本玩不起老外的专利游戏,就目前来看,杨锐要收回缓冲液的支出似乎也是遥遥无期。

毕竟,他名下本身并没有销售和生产渠道。

不过,大多数生物技术公司都是这样做的,慢慢的积累专利,积累的多了,就寻找风险投资来投钱,等风险投资的钱花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寻求上市,如果上市不成,那就破产保护,继而破产,整个程序,与互联网公司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