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

这已经是他不受传统、惯性和世俗的影响,所做出的最大努力了。

但就目前来说,蔡教授还不想依着杨锐的话问下去,转而道:“你说资金充沛,你认为需要多少钱?”

“20万美元,再加300万人民币。”杨锐自己做的钾通道项目都花了60多万美元,现在想起来还要肉疼。

这样的项目,基本是拿不回一分钱的,申请专利也没什么好申请的,甚至据此进行的研究,还是基础性的,要据此研究的研究的研究,才是有可能申请专利的技术性研究。

不过,就像电影有实验片、文艺片和商业片一样,奔着奖项和格调去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纯亏的。

像是cr这种名利双收的项目,还是非常少的。

如果不是为了积累声望,杨锐也不会自己投资做钾通道的论文。

以后,这样的研究,还是丢给国家实验室比较好。国民缴税让科研狗糟蹋,总比让公务猿糟蹋的好。

狗才是人类的朋友。

蔡教授对杨锐提出的数字并不意外,反问:“够吗?要用多久。”

“根据实验的熟练程度,还有运气,三个月到半年,当然,多点钱肯定要快点。”

“如果是10万美元,400万人民币呢?”蔡教授不觉得杨锐要的多,但还是愿意省一点外汇。

杨锐笑笑说“不行”,道:“大部分试剂都要进口。”

“如果半年能写出这样的论文……”蔡教授指着桌上的《cell》道:“这个经费我就批准了。”

“多谢蔡教授,那我继续说了。”

“一次20万美元,300万人民币经费的实验室,咱们学校也不多的。”蔡教授提醒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