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页

其他学生只能望着蔡教授和杨锐的背影,一个劲的抹口水。

学部委员的形象实在是太高大了,高大到需要学生们仰视的程度,而与他并肩说笑的杨锐,更多的是让人看不懂。

大家都是本科一年级的新鲜人,虽然杨锐是全国状元,可这里又有哪个人是弱小的?

第一学年都没结束,差距就拉到如此之大,着实令人始料未及。

至于老师们的心思就复杂了。一二十岁的年龄差距,还有师生的身份差距,原本让他们在这些天之骄子面前,颇有些心理优势。

然而,杨锐却是简简单单的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安全区。

天才向来难懂,与天才同领域竞技,更是令人痛苦。

想想自己发表的文章,想想自己做的项目,再看杨锐完成的工作,许多人都有不舒服的感觉——大部分人的不舒服,是针对于自己的,所谓知耻而后勇,后勇是身体力行的努力,知耻就是纯粹的心情不爽了。

还穿着运动服,流着臭汗的杨锐渐行渐远,留在篮球场内的诸人才慢慢活跃起来。

尤其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同学,更为激动。

“早就知道咱们北大的同学不简单,没想到这么早,杨锐就窜起来了,我觉得,咱们应该搞个活动,学习一下身边的同学。”班长刘安平将班干部聚拢了起来,小声商议。

白玲第一时间举手同意,道:“我觉得这个建议好,没事跟着团委做学习雷锋的活动,不如咱们做一个学习杨锐的活动,让团委跟着咱们做。”

班长听的眼前一亮,他是个喜欢政治活动多过学术活动的人,若是能以大一生的身份指挥团委,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成就了。刘安平立刻道:“我同意,杨锐的成功很有典型性,值得全校同学学习。”

“用成功来形容,会不会太重了,再说了,他能和雷锋比吗?”耿健已经乖了很久了,但还是受不了“学习杨锐”这样的活动。

白玲瞥了一眼耿健,问:“能够做出世界级的成就,还不能用成功来形容,应该是你的成功太重了吧。”

耿健嘴一张就想反驳,但他头抬起来了,腰却是弯了下去。他是不敢了。

最近一段时间,但凡他在学校里与人冲突,哪怕是不甚激烈的冲突,苗碎就会以债主的名义找上门来要钱,二十块,十块甚至五块三块都要,耿健借无可借,又担心对方闹事,于是只能给对方洗盘子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