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页

他又递给杨锐一个大信封,道:“记得,三个月一期报账,取用的钱数一定要和发票的数额相同。”

“什么发票都行?”杨锐也是第一次被赞助这么大额的实验经费,这种感觉和做出了东西卖钱,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好像你拿了东西出来贩卖,和没有东西,先收预定金的差别一样。

与海处长同来的干部重重的咳嗽一声,道:“当然要实际发票。”

海处长则向杨锐眨眨眼,道:“发票肯定是要真实的,不能胡搞些假发票来糊弄人哦,被查出来可是麻烦,另外,开销要合理,不能一口气弄几万块钱的餐饮发票,对不对?如果是买了仪器设备,公司可以要求看实物,总之,基本的发票制度都要遵守,明白吗?”

杨锐摸摸脑袋,说:“明白。”

这个制度,比30年后的报销制度可落后到天上去了。而在30年后,学术腐败都快要摆到台面上去了,10万块钱的实验经费,项目申请人伸手拿走5万元都属于正常,剩下的五万元里,买台电脑,买几十个u盘什么的实属平常,若是上一个实验买够了电脑耳机和音响,这一次只开发票不拿实物也是可以的。

至于现在,就海处长的说法,杨锐觉得,这十万块就像是给自己的零花钱一样。

原来,国医外贸也是一家如此善良的央企。老好人杨锐默默点头,又道:“你们对项目实验有什么要求?”

“必须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一篇以上的论文。”海处长身后的干部开口了。

杨锐等了五秒钟,不见他说第二句,问:“完了?就这样?”

“就这样。”

杨锐咧嘴:“北大的校刊,都是省级以上的刊物。”

“那也可以,合规矩就行了。不过,你发表的刊物好一点,明年也好再争取经费,对不对?”海处长一拍杨锐的肩膀,道:“你这都是在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的名人了,发表校刊多不好听。”

“国外期刊怎么算?”

“当然是国家级以上了。发表在国外期刊是最好了。”海处长连连点头,10万块换一篇国外期刊的论文,算起来是有点贵了,但就按照央企的科研水平和费效比,其实也贵不到哪里去。

再怎么说,杨锐也算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