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页

杨锐打了声招呼,也没了客套的兴趣,直接道:“仓教授,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邀请姚悦加入我的团队,做我的实验助手。”

“团队?”

“我在北大有一个团队正在工作,做钾通道相关的实验,我想邀请姚悦加入。”

“做钾通道相关的实验?”仓教授再也忍不住惊讶的表情。

“也许,要看团队的需求。”杨锐随口敷衍。

仓教授莫名的沉吟了起来。

就在姚悦开始紧张的时候,仓教授开口道:“姚悦还在学习阶段,加入你的团队也做不了什么,不如我再帮你选几个人……”

……

第391章 不求人

“不用,我已经选好人了。”杨锐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仓教授。

仓教授既然开口了,自然不会让他一个钉子就敲回去,干笑了两声,道:“姚悦确实是个很有潜力的女孩子,我个人认为也很有前途,日后不管是留校还是读研,都很不错。不过,姚悦现在还是年轻了些,怎么说都是本科生,一下子就做了大项目,不一定是好事。不如这样,我给你一个名单,你都报上去,多几个人,多几个选择。”

听起来,仓教授是很为杨锐考虑的,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将杨锐的团队说当回事。

正常人看杨锐,没人会认为这个刚刚20岁的青年,就能拉起一支团队来。哪怕他在《jc》上发表了论文,也不意味着他能操纵一个团队。

相反,认为杨锐是团队中的一员,而他因为个人发挥了相当的作用,所以发表了《jc》的论文,才是符合道理的想法。

所以,仓教授话里话未,也都当杨锐是居中介绍人,或者,干脆是狐假虎威的以公谋私。

另一方面,仓教授也隐隐约约的拿出了交换条件,也是现在大学里最流行的交换条件——“留校”和“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