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页

杨锐私下里考虑,讲师黄茂现在虽然不能说是不受重视,但也就是年轻人当中的受重视,在一群以副教授和教授为主的学校里,还处在可怜的积累期。

他看着这头尤显青涩的未来牛,就像是育肥场的场主,看着一头瘦骨嶙峋,但却有潜力长成千斤大牛似的。

稍顿了一下,杨锐忍不住接着道:“黄老师其实可以来我的实验室做实验,每个月的经费,我都用不完,崭新的实验仪器放着,其实也有点浪费了。”

杨锐的实验室里只有魏振学是全职的,涂宪偶尔会用,也用的不多,而就他所建设的实验室的规模来说,三名以上的专职实验员,再加三名以上的助手,都可以游刃有余。

自然,最重要的是黄茂的潜力无限,颇具实力。

科研总归是要讲究天赋的,杨锐到目前为止,自觉天赋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极限在哪里,他也不知道。黄茂的天赋,却是经过历史证明的,作为一名20多年就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超级牛,他的每一年都会产生常人难以企及的价值。

黄茂显然没有将自己摆到这么高的高度,他现在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老师,或许在年轻人中比较出挑,而且有一层出国考察后的光环,但也仅此而已。

事实上,与杨锐的认识相反,黄茂作为一名工农兵大学出身的讲师,在大学的路子反而是越来越窄的,老一辈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看不起工农兵大学的学生,新一代的80年代大学生,也看不起工农兵大学的学生。能够出国考察,既是因为他显示出了出众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黄茂踩在了青黄不接的茬口上。

他是趁着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生尚未毕业,自己又年轻的优势,争取到了出国考察的名额,换成84年,未必那么容易。

同样的原因,也让黄茂在实验室里不能尽展其能。

曾经去过美国的黄茂,知道私人实验室的威力,在10万美元的经费的刺激下,黄茂不由自主的问:“你这个实验室,究竟是属于捷利康的,还是属于你的?”

“有关系吗?”

黄茂愣了一下,没吭声。

杨锐呵呵一笑,又道:“不管怎么说,眼见为实,您看过再说,如何?”

黄茂默默的点了两下头。实验室对研究员的吸引力,比美女的诱惑还要强烈。

杨锐为了增强吸引力,更是追加道:“我们现在有最好的气相和液相质谱仪,dna测序,纯化等方面的仪器,已经能够完成大部分的基因组学的实验,你来了以后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