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页

实际上,就黄仁刚刚入学的英语水平,别说翻译专业文章了,翻译普通新闻都有难度。

不过,天大地大酒场最大,杨锐自然是乐呵呵的同意了。

这场酒,喝到了半夜两三点。

到走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混乱了,杨锐被拉到了中文系的圈子里,因为83年的北大中文系号称是高考班,一口气录了9名高考状元,不知说到什么,将杨锐这名状元也给拉了过去。

曹宝明被拉进了篮球队的圈子里,还没来得及表达自己是外校人的身份,就被一堆酒给灌趴下了。

只有刘珊和许静受到了优待,没有喝醉,但也喝的朦朦胧胧,最终找了一间女生宿舍,就那么睡倒了过去。

第二天,刘珊睡到中午才醒来,宿舍里却只剩下了三个人。

刘珊将许静拍醒了,自己洗漱一番,喊道:“我先出门去了。”

许静不清醒的嗯嗯两声,像是冬眠的母熊似的。

刘珊穿戴整齐,顺着林荫路,走到了图书馆。

杨锐果然呆在里面看期刊。

不像是普通人查资料或阅读,杨锐看期刊的速度是很快的,因为他不是真的在看期刊,而是在与脑海中的资料做比较。

作为大脑玄妙的一部分,杨锐脑海中储存的资料可以尽情的调阅,查找,功能强劲之极。

因此,他比较资料的速度也远远超过两本书互相对照的程度。

某些情况下,杨锐只看期刊中的一段,就可以判断出脑海中有没有相同的论文。

如果有相同的论文,那自然不用再看,以此作为新发展的标记即可。如果没有相同的论文,才需要查找同类。

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杨锐的行为都是迥异常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