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讲台上的杨锐瞅了他们一眼,点了点头,却是继续讲课。

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更是伸出手指,做出“嘘”的手势来。

“我们接着来讨论不定式,关于不定式,也是有技巧的……”杨锐眯着眼笑笑,说话的速度却不见变慢,手里也不停的写着。

几分钟后,一张黑板就写满了。

杨锐勾了一下手,道:“接下来是讲义第48页。”

他说话的同时,就有学生上来帮忙擦黑板。

杨锐等他们擦完了一半,敲了敲上面,道:“好了,接下来,我给大家变形。”

老李听的不由自主的笑了:“他还会变形?变个老虎好了!”

后排的苏毅不屑的瞥了他一眼,道:“等式和不等式变形,不是马戏团,不懂别说话。”

“我不懂?中学数学,我有什么不懂的?”老李不服气的叫了一声:“你别看我这样,咱也是读过大学的!”

台上,杨锐咳嗽了一声,随手在黑板右上角写了一个胳膊长的题目,道:“觉得自己懂了的,可以做这道题,做出来,这节课就结束,其他人继续听我的。”

杨锐三两下将有关技巧的部分完成,接着写新的题目。

老李不服气的瞅了两眼,然后再瞅两眼,越瞅越心惊,很快不吭声了。

谈判团有看得懂数学的,无聊的琢磨起来,数学是通用性最强的语言,只有数学公式的题目连翻译都用不着,全世界人都看得懂。

看不懂数学或不想看的就看学生,80年代初的高考是全民性的活动,不止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们关心,普通人也在好奇与羡慕之间游走。

30岁或者35岁读大学虽然是七八七九年的故事了,可它对成年人的刺激,远未到消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