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目标,代王

过完元宵节,一切都步入了正规。

复工的第一天,内阁拟了个诏书,在朱由检批准之后,由翰林官撰拟,颁行天下。

京师重地,自然是最先得到了消息。

接着便是朝野上下的轩然大波!

“陛下疯了!阁老们疯了!怎会颁下如此荒唐的诏书!?”

“就是!这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对!想不到陛下刚消灭建奴就兴此荒唐的政策!一定是有人蛊惑!”

“怎么可以这样!?一定会天下大乱的!”

舆论,开始发酵起来。

这一次,朱由检下令锦衣卫按兵不动,就算站在大街上骂,都不用理会。

他将新政的第一枪瞄准了天底下最富有的一个群体:宗室。

朱元章对自己子孙的疼爱简直是空前绝后,老朱的后人也是没辜负他的厚望,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二十多万人。有人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数据显示,大明宗室人口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的的就倍多,这不仅在中国封建史上绝无仅有,甚至在世界人口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到了后期,各地的官员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地方的收入已经无法供养居住在本地的宗室。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有多种原因。

一是老朱对自己的后人实在是太好了,只要年龄超过十岁,就能领俸禄。

二是朱棣开了个好头,明朝的皇帝极其害怕藩王作乱。以至于到后来对藩王的限制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有些藩王想出门逛逛都他打报告。藩王们在家呆着没啥事儿干,只能造人。实打实的被当成猪养。

举个例子。

成庆王朱奇浈。据《明史》记载,他生了七十个儿子。

而根据王世贞《皇明盛事述卷》里的叙述。

庆成王生一百子,俱成长,自封长子外,余九十九人并封镇国将军。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而人皆隆准,极异事也。

瞧瞧!

一百个儿子!九十九个镇国将军!一个镇国将军的俸禄是千石粮。一百个儿子就是十万石!生孩子能致富。

不过也不是所有藩王都像福王过得这么滋润,有些郡王之下的爵位,甚至过得还不如普通老百姓,穷的令人发指。

但就算如此,这些人也成了盘踞在国家身上越长越大的寄生虫,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针对宗室,朱由检下了诏书。

所有宗室必须上报自己的田亩数量,不管是朝廷赏赐的,还是后来购买的。全部统计下来,交由国家税务局核算需缴纳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