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团团转的宋应星

“王伴伴,命人把宋应星叫过来。”

他又想到了这个全科学霸宋院长。常规的锻钢是先练出生铁,在经过锻打脱碳,叫锻钢法。或者用熟铁入炉加温渗碳炼成钢,这种叫灌钢法。

但两种方法生产效率都很低,并且标准不好把握。

根据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的记载,此时已经有了炒铁炉,也就是欧洲人在十八世纪发明的搅炼炉。只不过欧洲的搅炼炉是用熟铁棒或者钢棒搅拌,而此时明朝用的是柳木棒。

这个技术在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但满清入关后的近二百年不但没进步,反而退步了。直到一百多年后,欧洲坩埚炼钢法的出现,彻底扭转了技术上的差距。即使如此,这种坩埚在中国也早就有了,只不过是另外一个名字:方炉。但由于使用的人力或者畜力鼓风,温度达不到,没办法化成钢水,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用来炼铁。

朱由检当时看这段的时候气的不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妈卖批!

王徵看朱由检在发呆,也不敢出言打扰,静静地站在那看着自己的脚尖。

两人各自想着心事,突然听到外面宦官的通禀。

宋应星到了。

这时朱由检才反应过来,看着面前的小老头。

卧槽,忘了给他赐座了。

“快给王大人赐座!”

王徵谢了恩,轻轻坐在椅子上,微不可查的伸了伸脚。

都麻了!

“宋院长,你可会炼钢?”宋应星一进屋朱由检就开门见山地问。

“回陛下,臣略知一二。”

我这水泥还没整明白呢,又要炼钢?

宋应星这段时间一直在捣鼓水泥,从原料的开采、到粘土的烧制、再到破碎和磨细,以及最后的选粉拌合,他都要亲自监督,忙的是晕头转向。也就最近两天才把工人教会,稍微清闲了点。但产量依然不高,因为用大砖窑一次能烧出一万多斤粘土,用石碾破碎的效率却非常低。何况破碎后还要用筛子筛选和拌合。

“那你看看这个。”

宋应星疑惑地打开一看。

坩埚炼钢法

看完之后,宋应星又一次震撼了。他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陛下每次都能拿出这么牛逼的东西。

“能炼吗?”

“应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