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页

90年代中期毕竟与80年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相对开放,赚到第一桶金和第二桶金的人们,也用财富不断的冲击着众人的观念。另一方面,外企白领几乎成为一种神话,而在大华公关部的有意识推动下,到大华实业工作,近乎于得到了国内有数的好工作。

事实上,由于大华实业的利润极高,这也的确是国内有数的好工作。相比中石油的150万名员工,大华实业如今也不过扩张到了三万出头,因此,虽然总体利润还差着不少,平摊到每个员工身上就多的多了,每年释放的红利虽然只是总利润的10%左右,依然显的丰厚无比。

503号钻井平台上的钻井队长李虎就来自国营煤矿,他是在瑟坦开发时期的大招聘中投奔大华实业的,到瑟坦煤矿做了两年的采油工以后,先后经历了钻井、固井等工作,后来又到大华的浦东培训基地进修,再回瑟坦做采油队的副队长,勘探队的副队长,钻井队队长,差不多轮了一圈以后,再次进修,被挑选来到里海地区辅助建设,跟随勘探,接着做了最重要的钻井平台的钻井队长,兼任平台主管的职位。

就履历和技术而言,32岁的李虎无可挑剔,也是依靠着履历和技术,他才能得到整个大华实业最重要的蓝领职位,若无意外,以后的油田开发工作,都会有他的身影。

尽管经验丰富,钻井平台上的李虎却没有丝毫轻松的意思。

海上钻井平台使用着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而先进技术往往意味着使用时间短,使用时间少,使用经验也少,同时,最先进的技术通常也就不是最成熟的技术,通常代表着复杂的操作。

仅仅如此,每年都要参加两三个月进修的李虎倒是不在乎,真正令他脸色凝重的还是钻井本身。

有没有出油的迹象,什么时候应该果断试油,这些都需要根据经验和现场的状况进行判断,而判断的时间往往很短,机会往往会一闪即逝。

历史上,有很多油田都曾经历过两三次的钻探。三年的特许权下来,没有找到油的油田多了,翻过头去,油田却被其他公司找到的也不少见。

大多数时候,出油不出油的征兆都很浅显,最终能不能得到喷涌的石油,全看试油的选择。

假如选择错了时机,试油试到的兴许就是泥浆,即使原油就在30公分外涌动,找不到就是找不到。

李虎是不会放任一个油井从自己的手边溜走的。

然而,自2800米开始,到现在2940米,已是90米的进尺了,仍然什么都没有发现。

李虎的表情镇定,心里不免是有些变化的。

如今,第一座钻井平照常生产,503号若是与之处于同一个油田或油区,到了这个深度,理应有所发现才是。

至少,井下的状态应该有所改变才是。

“要不,咱们停止下钻,先做个试油看看?”钻井队的副队长有40多岁,经验丰富,是大华人事部从新疆挖回来的好手,参与的钻井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却是不愿长居当地,方才跳到了大华实业,没想到给派到了更遥远的中亚地区。当然,里海附近的环境还算不错,丰厚的薪水又足以让他在总部所在的上海安家,这位副队长也就绝了再跳槽的念头,每年在家住两个月,就出国工作大半年,过着类似渔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