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页

“底层工作,我们一向是选择外包的,至于8000人……”苏城环视四周,道:“是拿到工程师证书的人数,我们还在以每年1000到2000人的规模在增长。”

苏城和大华战略部始终谨慎的控制着大华实业的规模,但在大华实验室以及工程师的积累上从不吝啬。中国拥有最便宜的高端人才资源,它们不一定是世界顶尖的,但也拥有行业主流的水平,而他们的薪金成本却只有国外同行的十分之一乃至于百分之一。

无论是开发瑟坦油田、阿塞拜疆的阿齐久油田,或者是建造海上钻井平台,开拓大华船业的lng船业务,都少不了工程师的参与。这是未来的石油企业的主流方向,也是大部分的工业上游企业必须要走的路。

大华实业的薪酬水平超过国内水平很多,而且有世界先进的分红体系,旗下的员工为此也会非常积极的提高自己,考取工程师证书,或者进修学历,亦是大华实业自我更新的一部分。

赖文昂这下意识到苏城并非是信口开河了,可还是嘴硬道:“8000人也不能说明什么,国际展会比的是技术,不是工程师。而且,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重要工作,我不赞成私企参与。”

“所以,私企应该把技术交给你们,代为参加?”苏城重提话头。

赖文昂哼了一声,道:“要是有用的技术,才值得我们代为提交不是?”

“怕就怕,我们提交了技术,你们提交不了。”苏城再没有丝毫的客气。

赖文昂眉头一皱,笑了,说:“那你把技术交出来,我要是提交不了,算我的。”

“是吗?”苏城也笑道:“大华实业现在有590a的船用钢板的调质技术,能让同级别的钢板达到日本新日铁ten60钢的水平,这个技术转交给你,淮南钢铁集团有本事提交吗?”

590a的船用钢板是大华船业配合中船重工,一起研发出来的,属于90年代的世界主流技术,远远称不上高端。

但是,国内的钢铁企业自80年代开始就在玩粗放,野蛮式生长和野蛮式的减产是国内钢铁业的主旋律,除了少数几家,大部分的钢铁企业根本不会投资做钢材的研发,最多也只是考虑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原因很简单,规模是自己的,研发是大家的,国家一向有牵头做技改,然后全国推广的传统,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做技术研发,甚至牵头做技术研发,都是有荣誉无利益的,像淮南钢铁集团这样的公司,连吃饭都困难,更别说是技术研发了。

590a的船用钢板技术至少超过淮南钢铁集团目前所掌握的最佳技术两代以上,没有积累的情况下,就是想要硬上都很困难。

在场的都是工业界的明白人,尤其是常年浸淫技术的国企人,对哪个公司哪个集团的水平都有判断,赖文昂所在的淮南钢铁集团,就算拿到了全套的技术资料,还真没把握在几个月里复制这套技术。

赖文昂被自己的话给憋住了,眉毛几乎要炸开了似的。

同为钢铁行业的代表,首钢的代表高岗清咳一声,帮赖文昂解围道:“苏董如果愿意把590a的船用钢板的调质技术拿出来,那也是大好事。如今时间很紧,一家公司难以完成的任务,可以由多家公司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