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页

如果再往后看20年,那个时候的土耳其积极的寻求进入欧盟,一如阿塞拜疆……北约东扩已经够俄罗斯受的了,欧盟东扩就更难堪了……

所以,当阿塞拜疆突如其来的军事政变发生以后,俄罗斯第一时间派出了使团,而首先寻找到的,就是更有渊源的前苏维埃领导人阿利耶夫。

可以说,即使没有苏城的存在,只要俄罗斯愿意出面斡旋,阿利耶夫的实力也会大增。

和俄罗斯比起来,土耳其充其量是一个地区性的大国,难堪大任。

在众人瞩目之下,阿利耶夫和俄罗斯使团诸人,迅速的打成了一片,晚宴顿时变的热闹三分。

阿塞拜疆的权贵,大部分仍是苏联时代的权贵,和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群人说的兴高采烈,甚至将原本属于侯赛因的分光也夺取不少。

苏城冷眼旁观,并没有凑热闹。

他积累的决胜点够多了,没有必要再掺和到俄罗斯人中间去。

在场的外交官们却全体暴走了。

俄罗斯人再次出现,对他们来说,可算不得好消息。

焦国平和刘参赞更不用说了。从外交角度而言,这是和阿塞拜疆政变一样重量级的消息啊。

若是操作的好了,就刘参赞的那点追求,要达成是分分钟的事。

然而,他们近水楼台有苏城,却只可远观,全无信息。急的整个大使馆是抓耳挠腮,接下来几天,全都奔走在巴库城内。

可得到的信息,不仅没有让使馆人满意,还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无他,俄罗斯人明显更加支持阿利耶夫而已,不仅是支持,看起来,阿利耶夫还对俄罗斯有反向的影响力。

这也不奇怪,如果阿利耶夫成为阿塞拜疆的总统,他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只强不弱。起码,是要比埃利奇别伊对土耳其政府的影响力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