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页

“我尽量,具体怎么整,我们得回去商量一下。”贺海涛眼珠子一转,含含糊糊的说。

苏城微皱眉,觉得他是有些推脱。

林永贵咳嗽一声,道:“老贺,干脆一点,合资厂大家都有好处,你这时候打什么太极拳?”

贺海涛呵呵的笑了两声,不承认也不否认,道:“三七分成,大华实业是吃到了肥肉,石油总公司就只有喝汤的命,我们这么大的企业只有一碗汤,真没什么意思。”

“三成股份,也不算少吧。”苏城脸上的笑容是越来越淡了。

贺海涛也不怵,无所谓的道:“少是不少,饿不死吃不饱罢了。”

他这是纯粹的无赖嘴脸了。

林永贵大约也没料到此点,首先是脸涨红了,呵道:“老贺,你这是搞什么?”

“我搞什么了?难不成让他跑到厂里来,把我们的总工都挑走,才算伺候好了?”

“谁说要挑你的总工了。”林永贵有点气急败坏了。大华实业和胜利油田的合作,是有一个默契的前提的。擅长海外竞标的大华实业公关哈萨克斯坦,而胜利油田则应该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获得国内的允诺和同意。

现在,国内高层部分的合作,大华实业也参与了进来,若是石油总公司内部的矛盾,林永贵都无法解决的话,他的面子也实在挂不住。

这不是变成吃白食的吗?

当着陈立正的面,林永贵也不客气了,道:“三七分成,管道公司的控制权归了大华实业,你贺小子倒好,去了你脑袋上的紧箍咒了是吧?真当合同是一张纸。”

被林永贵骂成了猴,贺海涛也是唾面自干,还嘻哈道:“合同可不是一张纸。”

苏城眼神锐利的盯着他,脑袋也飞快的转动,考虑着宝石机能卡住管道公司的哪些项目。

用合同说话是最后的考量,中国的商人,尤其是国企往往都不尊重合同,若是未曾好好的公关那些国企领导,哪怕是签好的合同也可以作废,打款送货什么能卡人的地方,更是永远不停的出问题。中国式的“社会经验”指的往往就是这些潜规则。

对贺海涛这样的高级干部来说,他们一方面没有接受过法制化与合同制的教育和考验,另一方面,即使是媒体曝光,万众瞩目,贺海涛也可以用“挽救国有资产”之类的名头来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