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页

荣尚国在旁听了一阵就明白了。苏城竟然是被孙道孚给叫过来的。因为来访的外国企业太多,以至于中船领导不厌其烦……

想到孙道孚不厌其烦的样子,荣尚国有点想笑的冲动,转瞬又收了回去,他突然发觉一个问题。

孙道孚都不厌其烦了,自己竟然不知道这个情况?

刹那间,荣尚国就有种脱离权力中心的落寞。

“荣总来了。”苏城不知什么时候,看到了荣尚国,于是隔着老远,打了一声招呼,露出轻轻的微笑。

不知怎的,荣尚国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

第四百三十九章 气短

“苏董。”到了苏城跟前,荣尚国竟有种气短的感觉。

他很久没有类似的情绪了。和胜利油田一样,江南造船厂也是一个完美的独立王国,而且地处中国的经济中心,在计划经济时代,拥有着同行们难以企及的资源,除了住房比不上外地人,无论是肉蛋蔬米,还是照相机手表等硬件,全都是国人项目的对象。

除了中船老大,就算是集团副总也没有荣尚国这个分公司总经理来的舒服。在行业领先的状态下,荣尚国度过了许多不用求人,光等人求的美好生活。

如今,再要张口求人,荣尚国嘴唇动了动,却有些说不出话来。

苏城似乎猜的到他的想法,也没有让他难堪低头的意思,主动握住荣尚国的手,笑道:“正好,我还想找荣总你呢,关于船厂的评估和三产公司,我有个想法,先让三产公司的股权所有人做选择,然后,咱们再进行一次选择。比方说一家公司愿意继续留在中船集团内,咱们再选择让不让它留,如果让它留下,那就要求对方配合评估,不让它留下,那就清退了事。反过来,如果三产公司想走,咱们再选择让不让它走,走的话是什么价格,留又是什么价格……”

苏城的话,荣尚国听的很仔细。

其实,这段话除了增加了一项可有可无的选择之外,与苏城以前的提议并没有多少区别,是留是走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仍然要中船来决定。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眼看着外商都涌来了解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荣尚国的优越心理早已丧失殆尽,眼见苏城给了一个台阶,连忙接上道:“这个主意好,我回去以后,就向各三产公司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