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页

张超反问:“他们要是不退出呢?海沧计划改为100%内销了,如此一来,就能随着中国的市场建设获取利润。70万吨的乙烯,每天都是上千万元,印钞机想印这么多钱,它也得先盖两年的厂房。”

李琳似乎觉得好笑,“扑哧”笑了出来,花枝乱颤。四个男人眼睛盯着鼻子,不敢转移丁点的视线。

在李琳手上吃亏的男人多了,互相之间熟悉了,大华的高层全都知道带刺玫瑰是什么概念了。

李琳很满意自己建立的威慑,洒漫的笑好了,正容道:“官方态度对我们很重要,既然不能决定,交给苏董如何?”

霍昌想了一下,点头道:“就现在吧,你和我来,张超也来。”

闫学灿、张超和杨明的地位都比不过李琳,但霍昌是远远超过的。所以,前三者参与讨论,最终决定的则是霍昌。当然,如果李琳坚持认为信息有必要让苏城知道,她也可以直接打电话。

减少直接报告人数是大华整合的目标之一,在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人数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穿过长长的走廊和一间秘书室,就到了苏城的办公室。和平常不同,今天的苏城伏案工作,表情凝重而认真。他让两人等了片刻,完成了手上的活计,才抬起头笑道:“浦东的地产价值增加很快,有很多建筑公司想承揽我们的业务。嗯,什么事?”

李琳将报纸和一份单独的报告交给了苏城,有些担心的道:“官方的态度反反复复,这样下去,我们真的很难支持下去了。我们公关部的费用已经超支了。”

“我已经增批了20%,一定要稳住局面,媒体和部委执行单位要首先保障。”苏城说完,开始认真的看报告和报纸。

霍昌等他看完了,开始说明问题和己方的意见。之后,道:“政府热衷招商引资,70亿美元的外资实难拒绝。就算我们能够拿出70亿美元,估计也敌不过台塑。”

“咱们的钱是锅里的肉,台塑的钱是外面的肉,当然是外面的肉比较香了。国内政府如此,台湾不是也一样,否则的话,他们何必对六轻挑三拣四。王永庆也免得搞海沧计划的把戏。”

李琳听苏城这么说,觉得抓住了什么,忙道:“我们干脆也在台湾投资好了?也学台塑的方法。”

“台湾是单向投资,允许台湾企业向大陆投资,不允许大陆企业向台湾投资。”

“我们注册一个美国公司?”

“无法通过的。而且,这种手段瞒得过台湾政客,但会惹恼所有的国内官员的。台塑有资本斗牛,咱们可不行。”苏城嘴上说着话,思路渐渐清晰了,道:“你们其实想多了,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官方态度这种东西,任何措施都是有赞成者,有反对者的。再严厉的政府也是如此,最多是一些反对者藏的比较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