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页

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这个计划会像是很多的中国计划,或者中国研究那样,起一个好头,将过程渲染的如火如荼,然后悄无声息的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苏城一股脑的捅破了窗户纸,也就结束了双方的蜜月,变相的提高了政府筹码。眼瞅着就到了1991年了,台塑要是不准备些干货,也没必要再继续玩这个你情我愿的游戏了,想来中方也不会再主动。

这次会议,就可以看作是中央的态度。大家讨论的可是取代台塑的海沧计划。

只不过,出于部门利益,其他单位却不愿傻乎乎的撞上去做背景。

这可是一个数十亿美元的项目,去掉水份和远洋船队等等配套项目,少说也有三四十亿美元,哪能说接下来就接下来。最起码最起码,也得有三上三下,三请三辞,摆事实,讲道理,让中央签下既往不咎的条子,给一点平时没有的政策,许诺一些早就想要的条件……中央也不能不讲理吧。

中国也有自己特色的三权分立——中央、部委和地方就是三个极点,谁都不能做独夫。中央集权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1990年的中国,只有中央地方和部委都想做的事,才能轰轰烈烈漂漂亮亮的做下来。

毛主任自有他的一本账,又是微微一笑,目光转向康庆峰,温言道:“中石化的意见呢?”

康庆峰不安的挪动了两下,他是赶鸭子上架给中石化高层做传话人的,眉头微蹙道:“我们资金方面的压力很大。”

多说多错,他是惜字如金。

毛主任意料之中的又问了一句:“如果中石化的资金问题解决了,是否能够撑起这个石化基地?”

“我们没有相关的准备,还要再研究一下。”康庆峰毫不犹豫的用“研究”搪塞了毛主任。

即使是副部级的发改委高官,面对如此经典的国粹,也是无可奈何了。

毛主任表情不变,脖子继续转动,面向中石油的代表刘秉刘部长。

苏城卡着空档,没有让他问下去,忽然笑了两声,道:“康厅长,中石化有做准备吗?”

刘秉被拦住了,脸上反而泛出笑容,双手安然的置于膝上,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康庆峰还没有从党校听课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诧异的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