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上石化的总工申山,悄悄的踱到苏城身边,道:“苏董,恭喜你们大华试机成功。”

“谢谢。”两人声音小小的,好像地下党接头一样。其实也差不多,台上的省委领导只觉得自己的稿子妙趣横生,对于不听讲的干部是深恶痛绝的。虽然他们自己也讨厌开会,但是,站在讲台上和话筒前的感觉,和坐在椅子上的感觉,确实是截然不同,肾上腺素的供应会让人体颤抖而自信,再也想不起那些惨痛的回忆。

表面上看,申山已经干瘪的像是黑木耳了,他浑不在意台上的声音,用同样干瘪的声音说道:“苏董,我们上石化最近研究了卡萨利公司的催化剂,确实是好东西。200度就有活性,230度就能达到活性最大,2年的使用寿命,最长能用三四年,但价格也好啊。我们上石化的催化剂在250度就能得到卡萨利催化剂的效率,14个月的使用寿命,用个两年时间也没问题……”

“我们准备选用石化三厂的催化剂了。”苏城一句话斩断了申山的话。

60年代进厂的申总工,什么勾心斗角的没见过,只一发愣,问:“不是说下月试运行再定吗?”

“石化三厂的催化剂和你们的差不多,他们愿意与大华共享专利,以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出来的催化剂,各是各的。不过,我们准备对12万吨甲醇设备进行国产化,你们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参与。”石化三厂的技术规模不逊于上石化,由于位置偏僻,日子比不得上石化,对技术专利什么的也就不在乎了。换成申老头儿,估计还得虚头巴脑的谈判一番。

听了对方的条件,申山自问做不出来,无奈道:“这个12万吨甲醇才引进,就要国产化?外国人能行吗?”

“他们行不行有什么关系。”苏城一哂,道:“上石化要是有心的话,早日参与国产化,日后订单是不会少的。”

“大华要做设备?”

“我们大华的传统是先给自己做设备,然后再扩产。海上钻井平台如此,化工设备也如此。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做久了石化产品,石化设备也该了解不少了,对不对。”

“你们确实自由,我们厂80年代就申请往下游走了,最后还是失了好时间。”申老头感叹一句,马上追问:“苏董准备把哪部分包给我们?”

“不搞承包。”

申老头“咦”的一声,问:“不搞承包?那怎么搞,要是几个厂子搞了一个东西,算谁的?”

“谁先通过验收,就算谁的。”

申老头一愣,脸色微白,道:“真狠啊。”

苏城闪过一丝歉意,道:“大华本小利薄,经不起折腾,等不起时间。只能如此,上石化若不参与,我不觉得怨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