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页

李善却把苏刑当作是本单位或者下属单位的年轻人,有一句没一句的给着话。李善的老婆还不时的斜眼看过来,有催促他走的意思,或许是看在鼓囊囊的四瓶酒和冒出头的两条烟的份上,她才没有出声。

这其实又是苏刑的一个小失误,他怕人看到送礼的样子,所以把礼物包的严严实实,中华烟和茅台酒尊贵的身躯根本不能显露出来。要不是李夫人有经验,甚至看不出里面装的是酒水还是水果。

苏刑真想一赌气走了,晃了一下身子,干脆说正事,道:“李总编,我听说大华实业有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我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那个记者招待会,我们要派资深记者去的,已经定好人了。”李善拍着脑袋想:“你是今年调过来的?我这个人的记性啊,你是在哪家子刊?”

《中国青年报》下面的子刊有好几个,其中不乏重量级的全国性报刊,包括曾经发表基础五小报道的《青年参考》报。李善是本刊的副总编,因为不记得苏刑了,故而以为他是下面哪个子刊新调入的年轻人。

苏刑听他说资深记者,以为《中国青年报》要着重报导大华实业的记者招待会,不高兴的道:“我不是你们的记者,我是中宣部的。”

“中宣部?”李善稍挺了一下腰。

苏刑观察到了他的细微动作,心情好了一些,才解释说:“我不是代表中宣部,我是以个人的身份来,想请中国青年报,不要参加这个大华实业的记者招待会。”

“你个人的身份?”李善心想:你算是个什么身份。他的腰又塌了下去,靠在沙发上,问:“为什么不要参加这个记者招待会。”

苏刑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但他又没有说“我爸是苏东元”的勇气,只能委婉的说道:“这个记者招待会,是一个陷阱,不信,你可以问苏书记。”

“哪个苏书记?”

“苏东元书记。”

李善想了一下,才想明白苏东元是谁。他心里吃惊了一下,表面上丁点不露的说:“这是苏书记的意思?”

“算是吧。”

李善陷入了思考当中,他是60年代末的大学生,历经运动而不亡,又做了中央机关报的副总编,考虑事情已经不单纯的是领导意见了。这么大的媒体报刊,全国屈指可数,正部级的领导却比小报的数量还要多,要是有一位高级领导打招呼,李善就遵从上谕,他也做不到这个位置来。

报纸一旦付梓,里面的内容就不可更改了。因此,把握政治是他这个级别的媒体最需要考虑的事,其次才是主管领导。就李善的经验而言,若是弄错了顺序,就算一时得到好处,长远来看是要吃大亏的。至于苏东元这种不同系统的领导,确实需要尊重,却不能亦步亦趋的听话,尤其是连张纸条都没有的情况下。

李善于是笑了一下,推了老婆一把,叫她“泡茶”,然后才道:“苏书记的意思是,这个记者招待会是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