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页

苏城指指自己。

“您怎么保证包销合同?”王胜总是要问这个问题的。

苏城摊开手,笑道:“台塑应该能够解决200万吨的ln吧,用来发电,生产合成氨都很不错。另外,大陆估计能解决的更多。”

王胜这下知道苏城在打什么主意了,失笑道:“使用ln发电的成本,比用原油和煤炭高20%以上啊。”

“但是能减轻污染,增加公司的社会责任感。我记得,就是出于环保和社会责任感,台塑每年生产的160万吨液碱,生产方式由水银法改为离子交换膜法。这里面增加的成本,也有20%了吧。”

王胜开心的笑了两声,同时细细一道:阿联酋还是有些传统的天然气市场的,如中东、欧洲和美国,通过阿联酋政府,继续销售几百万吨不成问题。剩下的1000多万吨,如果台塑能消耗200万吨,中国大陆再消耗300万吨,那就只剩下500万,最多700万吨了,任务虽然艰巨,但并非不可能。

这样看来,最重要的就是采出石油。只要能采出石油,剩余的天然气包销协议就不会拖垮苏城。

王胜如此想着,又担心:如果不能采出石油呢?

苏城安静的喝茶,一杯喝完才敲敲桌子,道:“我可以从台塑订购一批设备,再加一些合成氨的订单,另外,我可以包销一定量的石化产品。”

“您又用这招。”但王胜还是上钩了。1987年的金融危机范围不大,但也影响到了上游厂商的利润和销量。台塑的大型石化装备又不能停产,仓库的存量增加了许多。

他不由问出来:“您能包销多少?”

“10万吨以上的3到5个品种,总共不超过100万吨。”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承诺,但苏城并不担心,中国市场侵吞工业物资的能力超强,他赚的美元终归是要换成人民币的,用即将供不应求的工业原料进行兑换,并不费事。

王胜和张荣生现在都明白了,苏城是在赌市场变好,在赌世界经济复苏和繁荣。

但是,这种宏观上的事情,往往是最难判断的事情。

“我要去打个电话。”王胜起身离开了包厢。

“我也失陪一下。”张荣生同样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