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石油部下属的8所学校和十几个研究所,都有人“投奔”过来,其中又以学校居多。研究所相对受到更多的限制,许多油田宁愿自己的人闲着,也不愿意给胜利油田白干活。

不过,总公司的文件总是要应付一下的,于是每家派上一两个人来,总能凑出几十号人。蔡顺只得到了一个项目的指挥权,虽然很想甩脸子不做,却又舍不得埕岛油田这个巨大的实验体,于是给苏城支使着,一个油田一个油田的去拉人。

苏城也不让他白干,去一个油田给100块的补助,多找一个免费的研究员,就多给10块钱,但权力什么的,是绝对不给他的。

如此算下来,50个项目组实在不多。甚至资金充沛的话,他能不断的扩充项目组,唯一可虑的就是项目组的效率。

钟志根这下子明白了苏城的目的,犹豫着道:“我对并行工程,也仅仅是开始研究的阶段。”

“我记得,好像有成果了吧。”

“确实是有一点。”钟志根依旧维持着中国式的谦虚。

苏城却知道其中的了不起。并行工程的概念就提出与1988年,由美国国防部给出了完整的概念,在80年代末,它是先进制造管理中的热点,任何一点成就都非常不易。

当然,并行工程本身并非是一个新生事物。事实上,中国的两弹一星等重大国防技术,都有并行工程的影子。只是在理论完善方面,中国比较缓慢罢了。

大约再过四五年时间,钟志根才有机会发挥这方面的特长。

但那是因为资历的限制,而非水平的限制。

在苏城记忆中,钟志根到了20多年后,已经是国家战略级的学者。

到了那个时候,像是胜利油田,都甭想邀请他。

苏城本着有便宜就占的想法,声音缓缓的道:“钟先生,我代表大华实业,正式邀请你参加海洋钻井平台的设计管理工作。”

“这个……”

“如果是学校方面有问题的话,我可以帮忙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