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每一间物资,都是两两成组的研究员在工作,从墙壁上,就能看到进度表。

朱副书记好奇的翻看,就见里面写着“1988年2月3日,完成轴向测试……并申请专利。”

整整一页,全是轴向测试的参与人与器械的详尽记录,但没有具体的测试内容。

朱副书记好奇的问道:“这个申请专利,是怎么回事?”

“三次采油是一系列的专利,不是说最后完成了才去申请专利,那样的话,别的国家早就领先一步了。所以我们是一边完成工作,一边申请专利。”

“申请给大华了?”朱副书记状似不在意的问。

“大华实验室。”大华实验室是又一个独立实体,只有苏城一个法人,300万的注册资金。作为一家纯研究公司,投资和产出都将独立结算,例如大华实业和济南动力机厂要使用专利,也将进行议价和付款的流程,毕竟,大华实业中还有49%的油田股份,现在可以做做样子,以后有了职业经理人,自然是各走各的路子。

朱副书记轻轻的“哦”了一声,问:“那么,三次采油所的职工创造,是怎么体现的?”

苏城看看林永贵,见他笑眯眯的,就知道朱副书记是油田反对者的代表了。

于是,苏城抬抬眼皮,道:“为了做这个轴向测试,我们一共购买使用了价值160万元的设备,支付了7000元的加班费,还有10万元左右的材料费。申请一个专利,要1000美金,为了把这个轴向测试的附属专利全部申请出来,我们用了7万美元。如果油田愿意掏钱,并且支付这段时间的利息,我可以转让给油田。朱副书记,你怎么看。”

“怎么会有这么多!”

“孙立宪,把实验记录拿出来。”

苏城喊了一句,孙立宪立即从桌子下面,抱出一个方便面箱子,里面全是装订成册的实验记录。

几名毕业生将实验记录在桌面上摊开,自有人挤在那里观看。

只见一项项仪器购买的记录,以及使用方式和记录,还有加班时间和加班费的支付,都罗列其上。

苏城耸耸肩,道:“如果正常8小时上班,自然省去了加班费,不过,这项技术估计要明年才出来,到时候,咱也不用申请什么专利了,人家小日本早就申请了。”

他面向林永贵,拱拱手笑道:“林书记魄力非凡,我们这次领先小日本完成了实验,已经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