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丁志鹏的心情却很好。他早就想在这种大企业中进行股份制试点了。胜利油田机械厂可谓是一个绝佳的参考指标。在中石油即将挂牌的前夕,分离子公司,重新确立独立法人,引进股份制,提高利润,在此时显的格外有意义,且能得到比往日更多的宽容。

他给苏城的种种优惠条件——免去所得税,相当于华侨投资的优惠政策等等,都是出于试验之目的。

如果说谁更想苏城入股机械厂,非丁志鹏等人莫属。毕竟,苏城随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工厂进行入股,但丁志鹏却需要他才能找到这次机会。

在座者交头接耳了一会儿,丁志鹏道:“对于机械厂的股份制改造问题,我们今天开个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在大家发言前,我先说几点。”

“其一。是关于苏城同志开发的双驴头采油机的专利问题。大家都知道,美国人为了生产1000台双驴头采油机,一共支付了我们229万美元。平均每台,实际付出了2290美元,这给了我们极大的触动。同志们,咱们机械厂生产的双驴头采油机,可是一毛钱专利费都没交吧。”

底下登时嘿嘿声一片。

丁志鹏满意的看看四周,他可不想今天的座谈会变味。

李宗喜咳嗽一声,道:“这个是苏厂长带来的好处,说好咱们国内的企业生产双驴头采油机,不交专利费。”

“苏厂长一片公心。”丁志鹏点点头,道:“不过,我觉得,收专利费对咱们机械厂更有利。”

在场的企业官员顿时一脸狐疑,不明白股份制座谈会为何变成了专利费的座谈会。

丁志鹏暗笑一声。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体改委的工作就是体制改革,像是这样的会议,开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要是每次任由企业官员们肆意挥发,啥事儿都别想办成。

他伸出两只手,向下压了压,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长庆机械厂和大庆机械厂,也准备上马双驴头采油机了。他们两家可是老牌的石油机械厂,一旦产能上来了,咱们这两万台订单之后,恐怕就没什么着落了。李厂长,您觉得呢?”

“嗯,他们厂子是比我们的大。”李宗喜不是太关心五年后的事,他两年后就退休了。

在场的都是人精,个个心里有本账。霍副厂长是排名最后的副厂长,也是外来户一个,向来佩服苏城,这时候就问:“那要是交专利费,应该设定为多少?”

“这个暂且不谈,不过,我觉得改制后,是不是应该设一个门槛?”这句话,其实说明了丁志鹏的倾向。

这是维护工厂利益的事,大家自然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