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金倭瓜

还有第三条,七十多岁的技术老宅男,犯的罪行又不是暴力犯罪,你判个实体刑试试,司法局第一个急眼,律师和监狱都是司法局的!

老头看看小刘:“你能说的算?”

小刘掏出了自己的证件,递给了老爷子。

老爷子看了看他的证件,轻声地说:“明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综合大队教导员,好像还行。”

柳鹏程也是第一次知道,小刘居然是综合大队的教导员。这么年轻就坐上了这个位置,而且刚才还云澹风轻地答应了老爷子的条件,还自己加了两条,可见这小伙子的背景和能力都不是白给的。

老头叹了口气“唉,那咱就说说。我先说一点,我和杜少爷原来还真的称不上是朋友。我认识他的时候我刚和师父学徒不长时间,有的时候杜太太就会带着杜少爷来店里,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式样的时髦首饰。杜太太得和我师父谈事儿,我就负责带着杜少爷玩儿。人家是大家的少爷,我是个首饰铺子小小学徒的,能算是什么朋友。”

老头拿出一支石林香烟,划了几次火柴都没有点火。柳鹏程掏出自己的都彭打火机帮他点着了。

青青的烟雾中,老头继续说道:“杜少爷心地好,和我熟悉了之后,每次来都给我带一些小礼物,有时候是一支铅笔,有的时候是一块我从来没有吃过的西洋点心。那个年月兵荒马乱的,明州也不太平,我师父不小心得罪了贵人,就带着家人和我连夜跑到了上海,再以后,我就和杜少爷没有见过了。”

老头久久不语,柳鹏程三人也不打断老人家的回忆,直到烟头烫手,老人又拿出一支烟,用烟头点着之后,才继续说道:“直到前几年,我记得应该是93年或者94年,有一天,我在店门口晒太阳,杜少爷给他家孩子来挑选生日礼物,这才又见了面。

还是他先把我认出来的,以后他就经常来看看我,我们老哥俩喝点酒,说说以前的事儿,说说现在的事儿。要说朋友,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成为朋友。”

老爷子又一次停了下来,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大概是过了一年,他就告诉我他退休了,不想再干了。然后他就问我,能不能弄到黄金。我刚开始还以为他要打首饰,其实不是,他要的是金倭瓜。”

柳鹏程心中一叹,老杜到底是商业世家出身,居然要存金倭瓜。

那么什么是金倭瓜呢?明末清初的时候,秦晋商帮的商人们习惯把金银做成倭瓜的形状,就是金倭瓜,银倭瓜。和金银元宝以及后来国际上的标准金条,金砖相比,倭瓜当然体型巨大!也非常重,那么为什么要把存银做成这个形状呢?

第一,不容易丢失。你弄金条,今天家丁偷走一根,明天小妾顺走一根,这不是扯澹了吗,还藏什么啊?

第二,不容易被盗窃,进来俩飞贼,一路躲开家丁,冲进银库,然后悲哀地发现,搬不动啊!

第三,有利于大额交易。这个不用多说了。

第四,送礼方便!巡抚大人第二十八房小妾过23大寿,你是送一箱子元宝方便,还是送个倭瓜方便?再说性质也不一样啊,巡抚大人两榜进士出身,读了多少年圣贤书的,你送点金银俗物,你是埋汰谁呢?当然你送个玩意儿人家不就笑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