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下南洋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2064 字 2022-10-04

楼山关一战清军阵亡一万六千余人,其中绿营其中绿营七千余人,剩下的则是无足轻重的杂兵。

至于满蒙八旗的伤亡,仅有寥寥二百三十余人,相比绿营兵和杂兵的伤亡,满蒙八旗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此战满蒙八旗未遭受多大的损失,但这一仗却是清军自入关以来打的最窝囊的一战。

曾经不可一世的满洲八旗,在面对南明新军竟在多铎的带领下不战自退。

多铎也就此沦为满洲高层中的笑柄,从此在满洲高层的威望大损。

但多尔衮却对多铎表示理解,换乘满洲高层的其他将领,他们做的也未必有多铎好。

能保住满洲八旗兵,就是大功一件。

楼山关一战绿营表现不俗,虽然尚可喜和耿仲明的绿营兵死伤惨重,但这一仗也说明了,大清未来的军事主力将是绿营而不是八旗。

虽然打了败仗,但为了安抚尚可喜和耿仲明,多尔衮还是对尚可喜和耿仲明表示嘉奖,同时允许尚可喜和耿仲明在四川扩编绿营,并招降四川的摇黄十三家为己用。

摇黄十三家不过是打着义军旗号的土匪,他们和张献忠、李自成有这本质的区别,丝毫没有气节可言。想都没想就降了大清,摇身一变成为了清军的绿营。

楼山关一战,朱琳泽虽胜,但却并没有乘胜进军,收复四川。

最重要的原因则是朝廷尚未做好收复四川的准备。虽然现在弘光朝岁入折银两千八百万,以东南半壁的税收达到了崇祯时期的税收水平,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朱琳泽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目下湖广、豫南、江西还享受着免征赋税的政策。真正上缴赋税的省份只有南直隶、浙江、福建和广东四省。

朱琳泽以区区四个省份的财政收入就接近崇祯时期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收入,这是大明朝的悲哀。

士人乡绅又到底挖了大明朝多少的墙角,这还是在土地清丈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

虽然赋税收入对比前朝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两千八百万两的岁入朝廷也未能自给,还是有很大的亏空。

这些亏空目前还是由从郑氏集团那里抄没的巨额财产以及招商局的股票所得填补。

刘文秀、艾能奇的大西军余部已经更名为忠贞军,现在正在前往南京的路上,接受进一步的改编,这也是很大一笔钱。

要知道,现在他的新军由于扩编速度太快,导致装备产能未能及时跟上。

除了老牌精锐部队外,新军有三分之一的士卒甲胄不足,四分之一的火铳兵未能装备上新式的燧发火铳,还用着从仓库里翻出来的鸟铳。

当然,最让朱琳泽头疼的还是大明朝的税收制度实在是太过混乱了,所谓的岁入两千八百万,那是折银岁入两千八百万。

除了银子之外,大明朝也征收其他的大宗商品抵税,最常见的就是粮食和布匹。

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难以估算,运输不便,也不好统计,给税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朱琳泽在福建、广东、浙江三省开辟了竹堑、海坛岛、崖州、舟山四个口岸进行通商。也不知道今年这四个口岸的海关能给朝廷带来多少关税收入,两年之内能不能弥补朝廷的财政亏空。

朱琳泽裁撤卫所一举,虽然目前只是在江西和福建广东施行,但还是有卫所军官闹事。

不过这些闹事的卫所军官和他们家丁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很快就被平定了。

相比卫所军官闹事,朱琳泽现在更关心招商局的两支通商船队。

其中一支在北洋舰队部分舰船的掩护下前往日本,另一支舰队则是在南洋舰队的掩护下前往马六甲,准备重开旧港宣慰司。

收复台湾一战后,他就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签署了条约,大明朝现在有权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共同经营马六甲,且不受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约束。

这只是朱琳泽暂时的权宜之计,等到大明朝在马六甲和南洋等地站稳脚跟之后,迟早要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势力驱逐出整个南洋。

南洋地区是大明朝的后花园,朱琳泽不容其他势力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