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铁与马【3k】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1571 字 2022-10-04

<sript><sript>

断了高杰借着屯戍江北的名义驻军扬州的念头,高杰虽心下不悦,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高杰现在的军粮草料都靠朱琳泽接济,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历史上由于史可法在拥立问题上犹豫不决,最终大权旁落,造成四镇军阀加上一个左良玉拥兵自重要挟朝廷的局面并未在这个时空重演。

从京师南下的京官大都站在沈廷扬这一边,在朱琳泽的撮合下一开始就坚定地表明了他们的拥福立场,分享了定策之功,除了他自己和左良玉,其余的军阀暂时还不敢要挟朝廷。

朱琳泽也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军阀身份,除了披了一层藩王的皮之外,对新皇帝朱由崧而言,朱琳泽和左良玉并无本质区别。

林永等闽东商人哭丧着脸来找朱琳泽,他们几个月前前往升龙、占城等地采购稻米和稻种,本来一切都很顺利,没想到在返程的时候在潮州马耳澳附近被劫了,林永还是抱着浮桶,漂流到岸上逃进潮州府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林永等人一路上都很小心谨慎,恨不得贴着海岸线走,朱琳泽翻开地图查看了一番,马耳澳距离陆地不过十几二十里的距离,往东北再走两三百里的水程就是漳州府的海域。

朱琳泽不相信哪帮海寇会这么不长眼,敢在郑芝龙老窝眼皮子底下抢劫。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抢劫他粮船船队的不是什么海寇,就是郑芝龙。

从崇祯十六年年底开始,彼时还是福建巡抚的张肯堂明令禁止闽省的粮食出海,实际上福建的粮食还是源源不断地流向台南地区,只是不许流入竹堑罢了,明显就是和郑芝龙勾结针对他朱琳泽。

张肯堂不仅仅只是在粮食这一项上卡他,就连闽铁铁料,张肯堂也扣了他好几批,最后还是将铁料打制成农具,张肯堂这才不得不答应放行。

由于铁料输入受限,导致了朱琳泽从一月来火器产就一直提不上去,至今燧发枪的产量也才堪堪装备了四个哨,远低于朱琳泽的预期。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既然郑芝龙在暗地里使绊子,朱琳泽自然要还以颜色。

闽王要开府的消息已经从南京传向江南各地,不少人已经蠢蠢欲动,想要成为闽王的幕僚。

闽王乃是第一定策元勋,手握强军,目下乃是新朝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江南地区的不少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眼下朱琳泽还不打算这么快开府,他打算暂缓开府,先去一趟竹堑视察一下这四个多月来竹堑的发展情况。

陆闻达来信说五月初就有五艘四五百吨级的小型佛郎机船,也就是盖伦船就能下水了,朱琳泽也想亲自看一看这五艘中西造船技术结合、东西方船匠携手合作造出来的串串船到底如何。

要是竹堑的发展状况稳定,朱琳泽打算将陆闻达调到身边,他身边像陆闻达这种办事利索,又值得信任的人并不多。李定国也要调回来,李定国留在竹堑太屈才了,日后经营江北抵御满清南下需要作战经验丰富、才能比较出众的军官在前线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