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页

星力部分由星阵决定,部分由人来决定,通常后者有加成或者减成。他们用的四级星阵,前面的狂轰乱炸尽管没有全程参与,耗费的星力仍然不少,孔玮和回民仁的景况比其好不到哪里去,心照不宣的回过头去,对北汉军的追逼不自觉的松弛了一些。

他们若是不挑起大战,逃是没什么问题的,如今只怕时间拖的久了,有其他的四级星术士赶来,那追踪就是白费时间了。孔玮负伤到现在,半边身子都麻木了,全然是仇恨在支撑。

来来往往,飞来飞去,是相当无聊的事情,前线没什么事情,程晋州就很乐意的和佛爷商量起书籍的事情。

最近这段时间,他得到的优待越来越少。书籍的字数且不去说,内容也有不少的问题——都是看起来能用,却实际不能用的。

程晋州也不知道客服在调整书籍方面有多大的权力,是好像他所了解的程序那样,有着严格的限定和区分的,还是仅仅为客服先生们的共同推脱之辞。这个问题是很难搞明白的,但趁此机会,他也想要点不错的文章,首先就是要用在下一期期刊发行的文章。他积攒下来的可用论文不少,但适合时代和自己的,尤其是具有延续性的文章太少。

就像是曹丰说的那样,一个好的数学家,终究是要专精于某个领域的,这不仅方便该领域的数学家们的阅读,从而获得贡献点,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假如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成为该领域的宗师级人物,更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例如进入专业的委员会,得到评审论文甚至评审教授的资格,影响该领域的所有政治与非政治的决定。

对于程晋州来说,成功的几率是无限放大的。

他也是考虑过很久了,此时不管佛爷为什么变的好说话了,先道:“他能给我些17世纪的书籍就好了。”

除了极少数内容,大夏的数理能力全面超过16世纪的水准,因此用17世纪的书籍,包括回顾性的论文,都是非常适合在期刊上发表的。

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堂堂博士生总要想办法寻找现有的论文,主要的原因在于论文要求的严谨性——论文不是写小说,后者可以胡编乱造,甚或无视被打击的言论,但论文是不行的。

看看牛顿和胡克的公案就知道,学术界的残酷程度并不逊于草原社会。尤其是那些声明不显的科学家,只要一点点错误,就会被人全盘否定,终生都没有出头之日。星术士世界更是如此,科学家就是星术士,他们的权力同样是普通科学家所不具有的。

另一方面,写一篇论文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最基础的要求就是每句话都是有依据的,要么引用前人的研究,要么有自己的研究,至于无限多的猜测性的语言,那是小学生的试验性文章,不是论文。

就算是刘匡、姜璜在书写论文的时候,都需要好多个星术士学徒帮他们查询资料,看看这些研究是否有前人做过,是否有前人考虑过。

没有人能阅读过所有的文章,没有人。

在头脑清晰,数据翔实的情况下,写论文才会演变成一件体力活,通常来说,5000字的论文用半年,2万字的论文用一年是很正常的速度。

略微计算一下中国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可以发现全国每年产生的毕业论文上百万篇,毫不夸张的说,其中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都是垃圾。可就是那样神骏的垃圾文章,仍然要耗费学生们一个学期的时光,不少被标注了自豪的垃圾文章,消耗的时间更多——当然,大多数人是将毕业论文的撰写看作一个学习的过程,得到垃圾的结果不代表会得到垃圾的过程,同样的道理,为了拥有学习的过程而制造的垃圾同样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