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页

由于星术士们的强力支撑,他们的印刷机构能够肆无忌惮的进行各类工作,除了向全国各地发行以外,往往会传送内容到星术士总会,其中的内容再被筛选,就会进入星术士总会的各类文摘和论集中,再重新分发到各个地区。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较好的期刊也会被直接分发到其他地区,此类情况若是能够延续数期,很容易就会建立一个高价值的期刊。期刊的控制者们,不可避免的也会向此方面努力。

《夏京学报》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时刻,但却未能持续下去——好文章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受到欢迎,或者不能持续的有好文章出现,辉煌结束的会比来时更快。

为了迅速的审查相关的文章,夏京学报的主编,三星星术士梅文鼎将所有的论文分成了三类,再根据其中的内容,邀请高阶星术士进行审查——毕竟一个星术士难得理解所有的数理,尤其是发表在学报上的前沿科学。

可是今天,一篇论文却让他直挠头——《一种求极大极小的奇妙类型的计算》,从初审编辑到再审编辑,这篇文章一路送了上来,却没有人敢于擅自决定。

熟悉数理发展的先生们,都能看出它的内容与姜璜星术士的研究内容有关系,但姜璜星术士地位太高,以至于普通星术士难以决定是否邀请姜璜星术士审核,尤其当作者是圣堂新晋的晨光祭祀的时候。

而梅文鼎自己,更是对论文的内容疑惑不已,他是真的难以看懂。如果是其他星术士的文章,尚能要求补充资料,但对于程晋州星术士的文章,他却不免踌躇再三。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巡查

在程晋州熟悉的历史中。微积分由两个人分别创立——牛顿和莱布尼茨。

占了苹果的便宜,中国学生大多记得了牛顿,将莱布尼茨丢在了一边。

但从数学的角度上来说,两个人的价值是相当的。

天下如此多的论文,程晋州除了自己发表的以外,能记住的着实不多,但莱布尼茨的第一篇关于微积分的文章,《一种求极大极小的奇妙类型的计算》,他却记得准确的年代:1684年的10月。

短短几页的论文,很像是现代中国研究生的论文,内容含糊不清,理论不完善,论据不丰富,但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当然,最容易让人记住的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公案。

牛顿在三年后的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此书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中写道:“十年前在我和最杰出的几何学家莱布尼茨的通信中,我表明我已经知道确定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方法、作切线的方法以及类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换的信件中隐瞒了这方法……这位最卓越的科学家在回信中写道,他也发现了一种同样的方法。他并诉述了他的方法,它与我的方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除了他的措词和符号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