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马赫龙一滞,咳嗽一声道:“不同的点之间,会有大小不同的吸力,吸力的具体大小,在你熟练了之后,会有大概的印象。现在,首先你要想象有一股力量,连接着你想要的天体与自己,然后将它们转嫁到自己身上。”

说到天体,说到吸力,程晋州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万有引力——自然界中的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他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换言之,假设浮现在他眼前的星图真的代表着各个天体与本星球的关系,那么所有的天体之间,必然会有万有引力的联系,马赫龙所谓的力量,想必也就是万有引力了。

头一次对星术士们的本源力量作出猜测,程晋州兴致勃勃的想:假如不同的亮点是天体,自己是地球,那么每个点之间都会产生万有引力,越远的天体产生的引力也许越小,但距离远的天体的质量却可能更大。

这个时代的星术士们,对万有引力大约只有朦胧的概念,故而只能用星神来解释一切,并用经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正如同人们千百年来对一切不了解的自然现象的解释一样。

牛顿的万有引力,是如此的简单,却又是如此的大胆,或许在这个世界,尚未有哪位先生,能有如此的想象力,同时又有能力予以证明吧。

然而,虽然万有引力的描述是如此的朴素,其应用却往往会复杂的让人崩溃。

想想一下,在宇宙的半径内,地球身边除了月亮、太阳和其他几个行星兄弟姐妹以外,更有行星的卫星,彗星,以及银河系内的其他恒星,更远的其他河系的恒星——虽然许多天体对地球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依然是实际存在的。

具体到眼前的星图中——程晋州非常肯定星图是不全的——无数的天体之间,距离是猜测的,天体的质量是猜测的,其数量又是如此的多,公式再清晰简单,程晋州用初级心算教程的方法,也是半天不得要领。

马赫龙等的烦了,生气的道:“太笨了,我们先试试音波攻击再说,想想距离你最近的天体,看到有一股黑线将二者联系了吗?”

程晋州停下无效的计算,听他的话尝试了一下,耸耸肩道:“看到黑线了。”

“好的,现在黑线是不是在那里不断的波动,左右上下的摆动?”

“是的。”

“这说明有其他的天体,对黑线产生了影响,也是你对星神不够虔诚。”马赫龙前半句用科学的办法,后半句就扯到了宗教,也是圣教一派的习惯,他让程晋州稍稍思考了一下,又道:“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想想给黑线增加反作用力,如何让它保持笔直,如果两者之间的黑线不再摇晃,那么你与这个天体的联系就算是成功了,多多尝试吧,施加多大的反作用力,向哪个方向,这是其他人教不了你的,一个好的星术士,一辈子能联系到两三个天体就算是不错了。”

程晋州挑挑眉毛,让两个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成一条直线,这不就是要计算其他天体对两个天体的万有引力的影响?并互相抵消?

他很不明白的问道:“我怎么能才能让它笔直,我的意思是,没有多余的力的施加,怎么能平衡其他的力。”

“那就移动自己,移动黑点。”马赫龙对程晋州的反应迅速很是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