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江凭阑默了默,坐了回来。

柳瓷觉得气氛不大对,瞅瞅两人,清了清嗓,“那我说了?”

微生玦松开抓着江凭阑的手,点了点头。

“皇甫朝中,眼下呼声最高的当属两位亲王,德王最甚,宁王次之。再就是刚从咱们这里捞了大功的十一皇子,当然,还有与之相当的六皇子。最后一个……是十六皇子,也就是当今皇后尚未成年的嫡长子。”

微生玦听完默了默,转头看向江凭阑,“你怎么看?”

江凭阑想了想,中规中矩答:“神武帝有心虚悬太子之位,令众皇子互相撕咬,然近两年时局势动荡,这位子一日空着,朝臣们便一日不安,此番新立也实属无奈之举。当然,他之所以不擅自决定,而要众臣举荐,也是为了借此事看清朝中形势。谁风头最盛,谁便最不可能成为太子。”

微生玦点点头,示意她继续。

“很显然,德王和宁王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举荐他们的恰恰不是他们自己的人,而是敌对的派系。如今这两人呼声最高,神武帝必然因心中忌惮,将他们率先排除了出去。”她的语气相当公事公办,丝毫不因为提及皇甫弋南产生情绪波动,“再说十一和老六,前者是方才兴起的一股势力,后者则是盘踞多年渐趋衰弱的旧派。十一生性淡泊,若非被逼上梁山根本不会参与夺嫡,老六的心思却是人尽皆知,搞不好就要成了第二个废太子。因此,相比之下,神武帝必然更看好前者。不过,最得他心的不是十一,而是那个尚未成年的皇后嫡子。”

柳瓷闻言翻了翻密报,“举荐十六的是这几位朝臣,你看看。”

江凭阑一眼扫过,并不意外,淡淡笑道:“是皇甫弋南的暗桩,看来,他是准备跟徐皇后合作了。”

“是宁王的人?”柳瓷微微愣了愣,“如此说来,这桩事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筹谋安排已久了。”

“嗯?”江凭阑抬起头来,似乎有些疑问她这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