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页

李肃纯追了两步,不见踪影,怔怔的止住脚步,静立院中。

……

从清心庐往东走二里,有一小片平地,约两个篮球场大小。

四周都种着铁松木,这是异化松树的一种,外表包着厚厚的褐皮,非常坚固,且能隔绝火气。

凤凰山的丹房就设在此处,当然不像道院那种,方方正正的砌一个房子。露天空地,只在角落修了一座石屋,用来放置杂物和短暂休息。

顾玙已经炼好了丹炉,因为天师府的那尊用得十分顺手,特意照其仿制,稍作改良。

塔顶般的盖子,顶端有圆珠,另有七个透气的圆孔。下面是水海,再下面是放材料的悬胎鼎。最下则是个圆肚状的容器,左右有耳朵,用来添火加柴。

此炉高过1米,宽约80,憨憨直直,却透着一种古拙质朴。

“砰!”

白气升腾,鼎身摇晃,顾玙连忙撤去火势,揭开盖子。就听一声沉沉的闷响,鼎中散发出一股焦糊混着药香的奇异味道。

“伏丹的温度不对,还得弱上三分。”

顾玙取出炼废的药渣收好,然后清洗丹炉,捡起第七份材料放了进去。

没错,他在这呆了一个月了,反复试验聚气丹的炼法。一共准备了十份材料,失败了六次。

他并未气馁,而是总结经验,一点点的将脉络归正。

“哗哗!”

老顾手一招,一道清流飞来注入水海,跟着扣好盖子,开始第七次炼制。

他小心翼翼的按步骤进行,转眼又三天过去,到了上一次失败的地方: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