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页

天师道的四位弟子挑着诸多物件,迅速上了山。张金通考虑的很周到,像住宿的帐篷被褥,吃食用的碗筷蒸锅,照明的手电汽灯,还有添火用的木炭,一应俱全。

顾玙和小斋在洞外搭好帐篷,没再继续,而是闭目打坐,调节精气神。

要知道,古代修士炼丹,须斋戒、顶冠、披道,跪捧药炉,祷请大道天尊,再行入山。时间要在开山月(三或九)的吉日良辰,筑坛要烧符篆,炉鼎插置宝剑古镜等等。

有的或许是心理安慰,有的可能真管用。

他们没刻意布置,只是刚好赶上三月份,便也挑了个吉日,即是明天。

……

次日,晨曦。

顾玙整整修炼了一宿,此时还没停止,一吞一吐,正采食朝霞之气。当初阳完全跳出地平线,驱散了淡淡的山间白雾,他才收功起身,自觉神气充盈。

对面的小斋也睁开眼,同样光彩流动,华蕴内敛。

俩人目光一碰,脚下一踩,齐齐跃入洞内。

顾玙打开箱子,取出一份祛邪丹的药材,祛邪丹的品级比炼形益神丹要低,先试试手也好。

道教的外丹术,经过长期试验,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方法,包括飞、升、抽、伏、点、关、养、煮、炼、锻、研、封等数十种。

每一种,都需要灵力、神识、技巧、火候各方面紧妙配合,稍有不慎,就可能浪费了一份材料。

《玄珠心镜录》有云:祛邪丹,半数材料研作小块,二两作一包,包入粗布袋内。半数材料阴干,加水沸煮,并将布袋悬于鼎内,频加水,二三日布袋渐轻,汁渐浓。煮至四五日,药已在汁内,取布袋,再煮之,升丹,而成丹胎,即收。

添火则是,卯酉顶火各六两,是指每日上午和下午七点,各添木炭六两。

简不简略?简略!没办法,试呗。

顾玙把材料放入鼎中,再将布袋悬挂,然后盖上塔顶。小斋则添炭生火,转眼间,炉内红通通一片,热度升起。